第十章 雏鹰展翅(上) (7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雏鹰展翅(上) (7 / 7)
        赵青面露坏笑飞速夹起锅中小虾就要放入薛兰口中:“好,让我看看兰妹吐舌头的样子!”

        之后这种火锅在东沓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了当地一道名菜。而最正宗的就是发明者高勇创办的‘渔家海鲜火锅’。凡是到东沓的人都要去这家店品尝原味,随后奉天也出现了‘东来顺火锅’,不过这里主要以羊肉为主,它的后台老板自然是苏雪莲。而后这种火锅也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餐具,冬日里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当时普遍而温馨的活动。不过,最高兴的却是张飞和典韦还有许褚,这三人没事的时候围坐在一起,左手烤羊肉,右手涮火锅……吃饱之后比武切磋,累了再接着吃……

        利用空隙,高勇独自视察了旅顺军港。在这座军用港口内停泊着一艘刚刚下水的最新式战舰。它是船舶研究部根据高勇的图纸以及描述制造出的第一艘四桅帆船,船长三十三丈,船体靠后最宽处六丈,舰桥三层,船体参考了当时的普通船体还有高勇所画的各种后来的船体,近似于现代驱逐舰,不过体形略宽。将横帆与三角帆巧妙的融为一体,采用平衡式梯形斜帆,划时代的水密隔仓,采用桐油石灰密封,铁钉紧固,包括船尾舵、平衡舵以及与现代舰船相近的破浪船首,如此极大的保证战舰航行的稳定性。(注:对于舰船不是很懂,如有错误请指出。)

        舰船外侧水线以上的部分安装了防止火攻的防护钢板。此战舰龙骨用木材和钢材混合制作,重要结合部位均是钢制铸件,制作过程由郑浑亲自把关,船体内侧同样采用了钢板加以固定,经过如此加固,船体变得更长、更宽,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和压力,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始终坚固。

        船体主甲板分为两层,下层每侧有十个射击孔放置十个巨弩,用来对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行杀伤,同时还可以发射火箭;上层放置十部小型投石器,用来摧毁敌方舰只,或者对河岸进行轰击,现阶段主要以投掷油坛进行火攻为主,等到开发出炸药包后将改用密封炸药包作为弹药,攻击力会十分可怕。

        每艘战舰可容纳一营士兵(256人),每团拥有四艘该型战船。此外,研究部还建造了三帆快速战舰,这种战船长约十八丈,宽三丈,快速灵活,以近距离弓弩火箭攻击或者登陆敌军舰船为主。同时还利用相关技术改进了渔船、小型海船以及商船。

        舰船研究组的一些年轻人甚至提出如果能够彻底解决密封问题和船体加固问题,那么将能建造更大、更坚固、更适合海上航行的战舰。高勇看到这些年轻人如此富于创造精神以及超乎自己预想的表现,心中燃起了强烈的征服海洋的欲望,也许中华未来的海上霸权就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

        高勇用自己的俸禄购买礼品表彰了这些敢于提出大胆设想的研究人员,更为他们题写了船舶研究部的训言:海洋也是国土,控制了海洋等于控制了国土,等于控制了海洋包围着的土地,等于控制了世界本身!而强大的海军是这一切控制的基础——海权至上!而后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如何通过星象确定航向和位置的仪器,不过由于高勇对制作这种东西不是很懂,干脆告诉他们大概的原理,让他们自己试验去吧。现阶段依靠当时的技术还是能够完成近海航行的,可是一旦进入远洋就不大好用了。

        高勇将这种帆船定型为风帆式驱逐舰,并且将第一艘命名为‘志远’号!而他们所想到的更大的帆船可以叫做风帆式巡洋舰了!有了这种帆船以后,高勇的海军不仅能够在近海航行,还可以进行远海的持续航行,现在从东沓起航可以直达青州和徐州。高勇视察了海军,看到海军将士们都穿着自己设计的白蓝相间的海军衫,于是告诉他们其中的含义:“海军官兵们,你们所穿的军服叫做海军衫,又叫海魂衫,寓意为广阔的大海与蓝天,希望你们能够纵横海上,无敌天下!”海军官兵同声高喊:“探索万里海疆,扬我中华天威!”

        随后进行了海军第三舰队的实弹演习,高勇看到‘志远’号驱逐舰在远距离用巨弩火箭攻击,中距离用投石器,这个时候基本上对手不是起火就是被砸毁。即便有船能够靠近,也会被强弩强弓给射回去。这种风帆式驱逐舰的行驶性特别的好,在各种风向下都能拥有远远超越当时其他舰船的灵活、高速的优越表现,绝对是当时最强最快的战舰。

        还有三帆快速战舰,如同海上龙骑兵,游走四方、穿梭敌群,利用火箭将敌船的船体与船帆引燃。这些军舰正式投入现役后,辽东海军即可称霸近海,初步完成高勇设想。

        在东沓游玩的这段时间,几人下海捉鱼、林中捕兔,逮松鼠、捉野鸡,到处留下快乐的笑声。离开东沓,高勇带着他们到长白山上游玩,欣赏浩美的雪景,登上高耸的山峰,嬉闹于长白天池。之后顺山而下来到波光粼粼的兴凯湖,看望了被选为县令的赤怒颜。更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打猎技巧和知识,整日的徜徉在山水之间,心情所至意兴阑珊。

        一起相处的日子,高勇与苏雪莲的感情也与日俱进,已经远远超过友情、亲情,蒙蒙胧胧的感觉渐渐消退,只不过两人还都在控制,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离开兴凯湖后,高勇到三江郡新建立的定居点探访,询问疾苦,了解吏治。百姓看到身份尊贵的太守竟然到自己的家里做客,问寒问暖,与自己吃同样的饭菜,这份感动岂是用言语能够表达,于是这些朴实的百姓只好告诉自己的儿女将来要好好的报答太守的恩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