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泼天大志 (1 / 4)
真的是皆大欢喜了吗?”
朱棣嘴角噙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缓缓摇头。“只怕未必吧?”
杨荣见朱棣似乎并不怎么高兴,忙说道:“债券和股票都兑现了,百姓们得了实利;陈天平、裴伯耆恢复安南陈朝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当初助纣为虐与胡一元、胡汉苍为伍的安南人只要及时投降,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实权的有邑贵族;将士们轻轻松松打赢了这一仗,却又得到了不菲的奖励……”
“问题就出在这一仗赢得太轻松了。”朱棣打断杨荣的话。“你想啊,这一仗赢得这么轻松,战后那么多人都得了好处……这种好事,谁不想多来几次?”
杨荣瞥了一眼朱棣,见他似笑非笑地说道:“郑和下西洋后,与大明建交的的国家更多了。比如苏禄、占城、缅甸、西洋琐里、爪哇、泥、三佛齐、罗、真腊、古里、柯枝、甘巴里、满剌加、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不剌哇、阿丹、苏门答剌、麻木、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然而这么多小国,却仅有苏禄自愿加入了大明的有邑贵族体系。”
朱~顿了顿,象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呵呵笑了起来。“就连那苏禄加入大明的有邑贵族体系也未必能够说是自愿……你还记得那年苏禄入贡时,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的情况吗?”
“记得。”杨荣此时也嘴角含笑。“当时微臣真是吓了一大跳。之前与苏禄并没有太多的来往,只知道苏禄国内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东王为尊。那年苏禄东王,西王、王率领家眷一行三百余人前往中国,礼部一直以为苏禄是前来入贡的。谁料到在大殿上,苏禄东王竟然表示要求举国并入大明,而所谓的贡物便是苏禄国的土地以及丁户。当时大殿之上群臣或疑惑或惊喜,无人能保持常态,唯有皇上镇定自若。”
被杨荣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马屁,朱棣愉快地摇摇头。“朕当时其实也吓了一跳。”
朱~慢慢回忆着。在他的记忆中,苏禄请求将国土、丁户编入中国在历史上确实有其事,但这件事却是发生在乾隆年间,而且乾隆拒绝了这种好事。当时朱~也不知道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提前发生,于是在大殿上只是不动声色地说“朕知道了”,事后却命令东厂对此事详加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之前苏禄国在海滩边救了一位遭遇海难的大明人,而那人竟然自称是大明使者,只因遭遇海难而丢失了证明身份的使节。苏禄东王一听说是大明地使节,自然不敢怠慢,于是赶紧询问此人来意。那人便说是奉了大明皇帝的旨意,来说服苏禄国王向大明臣服,进献国土。除此之外,此人还向苏禄索要了一艘船以及大量财物,然后返回了大明。等“大明使者”离开后,苏禄三王便对此事一本正经地讨论了一番。不知道是心慕中原繁华还是惧怕大明的强大,总之最后苏禄三王达成了将国土进献给大明的共识。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朱棣便顺水推舟答应了苏禄东王的要求。只是考虑到苏禄国的特殊情况,因此只是将苏禄人当成熟蕃对待。在苏禄建了一个府并派遣流官过去之余,却仍然将苏禄三王分别册封为土知州、有邑贵族,配合大明的流官对苏禄进行管理。
杨荣还是第一次听说苏禄自请并入大明地内情,不禁讶然道:“那冒充大明使节之人后来回到大明了?冒充国家使节是为死罪,但促使苏禄并入大明却是大功。不知皇上是怎么处理此人的?”
“还谈不上怎么处理此人。”朱~笑着说道:“苏禄的造船技术很低,那人从苏禄骗得的只是一艘不大的渔船,勉强航行回到大明已是老天保佑了。不过那人还从苏禄还骗得了大量的财物,返回广州将便将船和财物都卖掉了,然后换了一艘能够远航的船便再次出海了。”
“又出海了?”杨荣先是惊讶,然后恍然。“他大约是自知犯下了滔天大罪,所以逃遁了。”
“……也未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