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终归尘土 (1 / 7)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此时安史之乱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原大地饿殍千里、十室九空。白天野兽都敢肆无忌惮在平原上游走,啃食死尸,累累白骨无人埋葬。
同年六月二十一日,这天黄昏,在范阳镇平州(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下卢龙县)潘庄镇潘庄村附近崎岖的一条山间小路上,一群70、80岁刚打完柴的老者边聊边往回赶,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沉甸甸的干柴,由于枝条太长,拖及地面,随着老者们蹒跚地脚步,扬起细微的尘土,发出“哧哧”的响声。
山路坑坑洼洼,地上还有不少碎石,行人走在上面不仅觉得硌脚,一不留神还会割伤脚面,山里草木茂盛,虫鸣鸟叫。
这时一个戴草帽的老者说道:“哥几个,听说了吗,昨天咱们史皇帝和唐军在邻县郊外又干了一仗。”
“可不是嘛,老郑,我听说是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手下主动出击,好家伙打得天翻地覆,最后唐军不敌被打得大败,逃的时候还把顺便把邻县给抢得天翻地覆,咱们这地界虽然挨着官军,但穷的出名,所以都懒得来抢。”一个猴瘦的老者接过话茬。
“嗨,老郑,你哪里知道,我昨儿正好去邻县看望那瞎眼表哥,就见到处都是乱兵,吓得和亲戚在地窖躲了一宿,那味儿差点也把我呛得眼瞎。”一个腰里别着烟袋锅子的老人接着说道。
“这帮该死的家伙,我听说邻县老李头一家人正巧被堵在了屋里,两个闺女——大妞、二妞,被按在炕上轮番糟蹋,当兵的还拿树枝直往下面捅,真是畜生不如——”旁边一个秃头老人叹了口气,继续说,“那老李头夫妇跪地哭求也无济于事,叫当兵的拿刀逼着在一旁观瞧,事后全家干脆都投了井。”
“这都是他妈什么年月,还活个啥劲?有什么意思。”这个郑姓老人(戴草帽者)愤恨说道。
大家默然良久,你想那动乱年代兵连祸结,自个儿还顾不过来,哪有工夫替别人操心,最倒霉的还是下层老百姓,相比之下有时候叛军反倒懂得收买人心,一般也不怎么鱼肉百姓。
过了一会儿,突然就听:“快,快看,那不是王老汉家的小寡妇亲戚吗?”老郑突然手指前方说道。
大家闻听顺着老郑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见不远处一个女子正背着孩子正朝着他们飞奔而来,等视野离的近了,就见女子年芳20多岁,蓬头垢面,满头大汗,身上穿着粗布襦裙,正当双方刚要擦肩而过之时,女子突然收住脚,转过头来喘着粗气对着老者们哀求道:“各位老爹,行行好,能否讨口水喝?”
众人这才清楚,女子襦裙的下摆还破了几个口子,脚上一只脏兮兮的红色卷云绣鞋,另一只脚还光着,那光脚上血迹斑斑,都发黑了,女子的背上绑着个4、5岁大的男孩,孩子头上一圈光溜,中间留着碗口大的头发,就是我们常说的毛头,女子的怀里有一个褐色包袱。
说到这里,我们介绍一下,这女子叫江平儿,原是安禄山的养女,后来成为安禄山的小妾,安禄山称帝后被封为贵妃,听说是为了纪念杨玉环,这个我们后面还会细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