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旅途
  我猛地在一片雪地中坐起,左右四顾不知怎么就到了这里,还没搞清楚,心底一阵惧意涌上心头,双腿就像不听使唤,赶忙跑起来。

  我拼命的奔跑,在茫茫的雪地中一味的向前跑,不知是向着哪个方向,周围都是白色,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只觉得停下就没命了......终于还是跑不动了,跪在雪地里,膝盖没在雪里,低着头不要命似的喘着粗气,隐约能从视线所及的脚后跟处,看到背后有一片阴影,阴影逐渐盖过了我的身子,把我显得这么渺小,仿佛被钉在了雪里,我甚至都不敢回头去看这究竟是什么,突然身子不由自主的一阵晃动,整个人沉入雪中,随即睁开了眼!

  一睁眼就是子一的脸贴在面前,我甚至感觉都能看到他的毛孔,吓得我往后一躲,“诶呦”,头撞在了车厢上,摸到小桌子上的眼镜戴上,这回是真能看清他的毛孔了,子一奇怪的看着我,“之宇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边递给我两张纸,“乘务员收车票了,我们都交了,乘务员一直没叫醒你,我就下来晃你了,她已经去后面的车厢了,你去给她吧。”甩了甩头,让自己清醒了一下,窗外一片漆黑,肚子也有些饿了,拖着还没完全清醒的身子往乘务员的方向走去。

  走了几节车厢都没看到乘务员的身影,一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倒是看了不少,看来自己确实睡的太沉了,走到临近餐车车厢,已经是软卧车厢与硬座车厢相连接的地方了,硬座车厢的人们有的将鞋子脱掉,解放自己的双脚,有的边吃着瓜子边直接朝地上吐着瓜子壳,安静整洁的软卧和嘈杂混乱的硬座比起来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我也终于在即将进入硬座车厢时追到了乘务员。

  在餐车和乘务员将票换成了票卡后正要离开,突然出现一老一少两个藏族人,老人大概六十多岁,小孩大概小学六年级十二岁左右的样子,穿着藏族服装,脸色呈酱红色一看就是长期身处高原,饱经风吹日晒,小孩脸上还饱满一些,老人脸型宛如刀切一般,棱角分明。老人叽里咕噜对着乘务员说着藏语,乘务员手掌下压“慢点慢点”示意老人慢慢说,边和老人沟通起来。

  因为Z21是到西藏拉萨的直达列车,所以车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乘坐藏族人民,乘务员也就多少会一些藏语,缓慢的沟通也能达到,大多数说藏语的藏族人,也并不是听不懂普通话,现在他们就是在这样沟通。听了一会,怎么也不懂,转身刚要走,藏族小孩拉住了我,也不说话,歪着头呆呆的看着我,我问了他两次后,用生硬又稚嫩的普通话回答我“别上山”。不知怎么我心头一颤,仿佛又回到刚才梦境中的那种恐惧。刚要在仔细问问他是什么意思,老人问完了话便拉着他匆匆离开。没头没尾的,我也只好离开,在餐车买了几碗泡面和火腿肠便回到了我们的车厢。

  刚到车厢,一个和我一样高的大登山包就把我挡了个严严实实。只能听到我们所属的隔间中传来断断续续的交流,不知子一是在哪个缝隙中发现我回来了,随着子一叫着我的名字,挡在身前的高大身影也转过身来看向我,是个高大帅气的外国人,亮丽的金发、挺立的鼻梁总是让人心生妒忌,一身的登山旅游的装备,看我站在外边,便在我们剩下的下铺坐下,给我让开了路,经过我们夹杂着中文、**语、英语等一系列的交谈,了解到,他叫Андрей,中文是安德烈,英文Andrea,是**人,一名专业的登山探险爱好者,这次前往西藏就是想去心中的圣地——珠穆朗玛峰一探究竟,不求登顶,也要去一见它的风采。

  我们也向他讲述了一下我们的情况,五个刚刚毕业的社会人生,在步入社会后难得的轻松时光一起相约去西藏看一看大好景色。我们虽不是专业登山的,但是子一对这方面也有很大的爱好,也带着我们去爬过一些北京周围的野山之类的,冯麒也是根本静下来的主,这次终于遇上了一个专业人士,对于他的好奇源源不断,从他个人的情况到登山的一系列知识,这三十多个小时的旅程我们过得十分充实,外国人果然是十分开放的,和我们迅速打成一片,他向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向他了解他这些年在各个国家的见闻,以及一些基本的登山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列车也逐渐驶向了终点。

  ......

  “朋友们,我们有缘再见!”安德烈说着他的俄式英语,向我们挥舞着双手倒行着离开,我们也收拾了一下行囊下了列车,站在拉萨站的车站门口,看着被群山围绕的雪白的拉萨站,深吸一口稀薄珍贵的空气,“嗯——”,从胸中流过,人也清醒了几分,在火车中囚禁了四十几个小时后,我们尽可能的伸展自己的身体。正要拿起行李离开奔赴下一站,突然一双有些冰凉的手抓住了我,仿佛过了电般不自主的一阵寒颤。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