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一) (9 / 13)
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也是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拓荒者。这次来安徽,是应安徽旅游局之约,为安徽拍旅游宣传片外。另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推介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那里的青山、绿水、云雾一样的美丽;那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勇敢、好客。来吧,太别山欢迎您!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第一集——东南第一山--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操的圣地。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又称皖山、皖公山、潜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由此直至公元5**隋文帝时止,历代均有加封,备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时期,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已成为全国重点寺庙。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后人更有“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美誉。
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千余年前,便已声名显赫,曾为“南岳”,名冠江南。自然风光雄奇灵秀,人文景观博大精深,摩崖石刻遍布山中。始自汉武封岳,即为道教发祥之都。
天柱山植被繁茂,物产丰富,风景多而奇,雄而秀。素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雾潮云海知名天下。
天柱山奇峰林立,天柱、飞来、天狮、莲花、天池等大大小小45座山峰,或奇伟突起,仰摩霄汉,或比肩巍立,身遏行云。独占鳌头的天柱峰,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柱,群山拱卫,屹然独尊。
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众多,形态迥异。天柱山泉、瀑、溪、潭,随处可见。或飞流直下,或林间潺潺,或山鸣谷应,或清澈可鉴。深山幽林中又有洞,以宽敞可容几千人的观音洞为最。纵横交错,缠绕诡秘的峡谷中,以飞来峰下的“天柱一绝”神秘谷最为奇险。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洞相连,人游其中,狭窄处须屈身匍行。谷旁古树虬枝,谷内怪石异草,恍似仙境,引人入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松竹海,构成了天柱山的隽隽秀色。危崖险峰中,交替闪现的云海、佛光、日出、晓霞、雾淞等时景,云蒸霞蔚,更使天柱山胜景常在,春颜长驻,引人折腰。
来天柱山旅游,走在古皖大地上,你还可以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领略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可以在中国最早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合葬的孔雀坟前,体会他们那不屈的反抗精神,舒王台,留下了王安石秉烛夜读的身影;胭脂井,映照过三国美人大乔、小乔的容颜。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的万涧古戏楼上余音绕梁,石牛古洞边的摩岩石刻,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神韵犹存。登临觉寂塔、太平塔,心旷神怡;乘竹筏皖河漂流,则情趣无穷。天柱山的灵气还孕育出了京剧创始人程长庚、现代通俗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新秀韩再芬等艺术精英。
当秦朗天来到天柱峰景观处,便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至目前为止,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两人。
当来到一线天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