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江西风景独好(二) (3 / 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江西风景独好(二) (3 / 26)
        “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海拔400米,景区面积一万余亩、景观百余处。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而得名。集‘雄、奇、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当来到小天池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

        “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东北小天池山顶,海拔1213米。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不溢不涸。池后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于1936年。小天池山对面还有一怪石,远望似一雄鹰伸颈欲鸣。”

        当来到牯岭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位于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庐山景区的中心,是一座美丽、别致的、公园式的小山城。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牯岭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解放后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山同城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

        当来到大天池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当来到铁船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铁船峰位于石门涧峡谷西侧,铁船峰俗称‘桅杆石’,与龙首崖隔涧相望。海拔997米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故名。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在握,欲篡夺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请许逊等人,席间让人释梦。言昨晚梦一木破,问是否吉祥。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开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舟人奇而窃视,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成为铁船峰。1992年在铁船峰顶建有静观亭及近人石刻等。”

        当来到观音桥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观音桥景区座落在庐山南麓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中,东面有庐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庐山主峰汉阳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自然风景区于一体。整个景区隐藏在原始丛林之中,号称‘江南第一古桥’的千年国宝。桥长:19.4米,宽:4.8米建于公元1014年,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跨在庐山的大峡谷----栖贤大峡谷之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来到御碑亭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御碑亭位于庐山仙人洞一侧的白鹿升仙台上,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