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迷人的岭南山水(三) (4 / 7)
当来到宝峰寺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
宝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岗。新址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宽一百二十米,面积二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
宝峰寺的大雄宝殿为主要大殿。当落成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并正式向游客开放。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三宝佛。在大雄宝殿的左右两旁有两座殿堂,左边的是普贤殿,右边文殊殿。
当来到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景观处,秦朗天以武者的身份,首先给黄飞鸿先生铜像进了三柱香,接着微笑地介绍道: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位于黄飞鸿的出生地――南海市西樵山下的禄舟村,占地面积5.23亩,建筑别致,具有清末古建筑风格。1996年兴建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内分设有黄飞鸿故居;黄飞鸿史迹陈列影视室;宝芝林堂;针灸推拿;骨伤科堂;百草堂;关德兴纪念堂;其配套设施有武林的‘广东十虎’名师像亭、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还有黄飞鸿影视城,黄飞鸿武术学校,黄飞鸿武术村。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舍建筑平面成四方形,正门门厅,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朴实庄重;门厅中间设黄飞鸿铜像,右为‘百草堂’,左为‘宝芝林’。院内,右侧,为‘关德兴纪念堂’;左侧,为‘黄飞鸿史迹陈列室’;正面,为‘黄飞鸿拜师台’;中间广场,为狮艺、武术表演场。”
当来到白云洞景观处,钟意便微笑地介绍道:
“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三湖书院、奎光楼、云泉仙馆、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白云洞风景区,融24景于一体,古代建筑错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
当来到石燕岩景区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石燕岩景区在西樵山东南部,其主体景观为古采石场留下的遗址。石燕岩是该景区的精华,也是古采石匠留下的杰作。洞口扁圆如唇,内进宽广,可容千人。洞分内外两层:外洞高约数丈,洞壁凝珠含霞;内洞蓄水成湖,水洞中有巨石两块,一为‘水上汽车’,一为‘七彩牌坊’。石燕岩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天窗格、石燕岩、石屏风、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当秦朗天和钟意来到石屏风时,一堵浑然一体的灰白色石墙,隐形于绿影婆娑的半山腰,人们称石墙为石屏风。石屏风是明清采石场的遗物,能够保存至今、为人厚爱的缘分,是因为它是采石场的楚河汉界?还是因为它是丰碑的高峰?石成的屏风?
说它是楚河汉界,十分的确切。石墙的南、北两侧,采石的坑槽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厚仅仅一米、长却延伸达数十米,挖岩向北、掘石向南,都死守一米的线,都不曾越界。据说,一方是拥有石山可出卖石料的西樵人、另一方是拥有泥坪需购买石料的沙头人,他们约好了一条线,便开始自上而下地开采石料,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运走的石头成为了塘的基、庭的础,留下的坑越来越深,留下的线越来越显,周边下凹了、线上的岩石就相对上凸了,谁也不曾侵犯的线便渐渐长高成为人造的高大的墙、成为谁也不会逾越的神圣的界。
当来到石屏风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神圣的石界,成为守信的丰碑,成为让人瞻仰的形象。从石燕岩的洞口向东望去,正是石墙的断面,一片细细的石头,如古朴的华表一般,拔地而起,峻峭兀立,鹤立于生生不息低矮的树冠之上,经风即使是摧枯拉朽的台风、历雨即使是去垢洗污的暴雨,直挺挺的模样,正如永远不会弯曲的脊梁。没有**的文字,谁也不敢猎取的这片石头,上部持有原始的山坡的高度,下部拥有与山连成一体的基础,普普通通的采石匠的顺手之作,让今人多少感慨、多多联想?明清时代珠江三角洲繁荣昌盛的社会背景,当如铁锤、钢钎、岩石撞击之间叮叮当当的交响,当如诚信的公德造就了这面丰碑式的石墙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