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迷人的岭南山水(三)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迷人的岭南山水(三) (2 / 7)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地理环境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位于东经113°06',北纬23°02',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佛山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民俗。年宵花市:“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众相沿已久的民间习俗。花市于春节前三日举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行通济: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冇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河现没了,桥还在,每年正月十五,政府组织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赛龙舟:每年的端午节期间,佛山各地有民间举办的龙舟赛,各乡各村派出阵容鼎盛的龙舟队参与竞渡。漂亮醒目的龙舟在水乡的河网上力争上游,两岸站满观众,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佛山秋色: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中国惟一“中国龙狮名镇”。

        曲艺。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处:佛山祖庙、东华里古建筑群、南风古灶·高灶陶窑、康有为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十四处:佛山梁园、兆祥黄公祠、简氏别墅等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二六二处:陈铁军故居、文会里嫁娶屋、简照南佛堂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