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十)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十) (4 / 7)
        当来到奎聚楼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宫殿式土楼:奎聚楼。奎聚楼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形成楼宇参差、错落有致的格局,楼内檐梁雕刻十分精美,如同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一座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体现了客家人独有的匠心和智慧。奎聚楼之美不单单是建筑和文化,而更在于艺术,楼中的雕刻、彩塑和绘画中的花鸟、人物、山水、台阁、故事都显得活灵活现,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历史韵味和乡土气息。楼内有一块牌匾上写着‘儒林第’,可见奎聚楼文风之盛。据资料介绍,一百多年来,奎聚楼主人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土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

        当来到福裕楼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福裕楼被称之为土楼经典之府第式土楼。楼门厅两侧为厢房,厅后向立一堵与一层楼等高的双合三开隔扇,既作为中门,又作为照壁,6块活页福裕楼门扇上半部分镂刻馏金图案。隔扇后向是三合土铺面的长方形天井,隔扇两侧各设一个小门,与中厅(祖堂)前面天井两边的过廊连接,过廊比其他过廊宽敞,可以摆设宴席,加宽部分的前向各开一小门通往横楼。登上过廊后向的2级台阶,便是中厅走廊,其两边各开一个门通往横楼。作为祖堂的中厅,砖木结构,高大宽敞,厅口向着前面的天井开敞,比同一座楼的其他房间高一米多,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厅后两侧向后凹进,正向和侧向分别设一门通往后堂,正向为镂雕木质屏门,侧向为砖砌拱门,屏门后为天井。天井两侧为高2层、3开间的厢房,砖拱门后向的前侧设一个小门进出。厅两边后向为厅后厢房的走廊。厅后壁的背面为通往二楼的楼梯,与厅后向两边的厢房走廊相通。中楼二层中间为观音厅,其楼板比厅后厢房二层的通廊高,左右两边的通廊前向各设一短梯,通过拱门进入位于中间的观音厅。观音厅高大宽敞,供奉观音造像,神阁两旁各有一块镂雕木质隔屏。厅的栋、梁漆红漆,顶部中间饰大幅八卦彩图。厅口设高1.2米、宽1米的平台,平台外沿为琉璃花格护栏,厅口两侧、平台内沿以及与底层祖堂前向立柱对接的柱间也镶嵌琉璃花格屏风,高至屋梁。”

        当来到馥馨楼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现存最早的土楼:馥馨楼。该楼坐东朝西,悬山顶,瓦面,占地面积1275.76平方米,高三层。如今前楼(西边)已坍塌,仅余不足两层高的残墙断垣。北侧亦已坍塌一部分。饱经风霜的残墙无奈地傲视着西下的残阳,墙边顽强生长的萋萋野草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自己的衷肠。楼的横向6间,总长34米;进深(含梯位)6间,31.5米;四周檐边宽1.5米。全楼仅一高3,5米、宽2.5米的大门;底层无窗,二、三层楼的窗,外侧高0.8米、宽0.15米,内侧宽0.4米。设五个梯,除后厅一个靠墙外,其余四个分布在大楼的四角,占地宽度约是正间的一半,互相对称。二、三楼层的四边走廊为各姓所建,互不相通。除此以外,该楼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由掺人石灰和红糖的生土夯成的墙身,比现代水泥更坚韧。前几年楼内东侧居民为出入方便,要在后边开一个小门,用钢钎挖掘,一小块一小块地凿,不知不觉竟用了二十多天。另一特点是楼外距墙10米处原有一条环楼壕沟,深3米多,宽5米,与村内水渠相通。既可以像护城河一样用来御敌,又可以养鱼,可谓两全其美,所以过去称之为‘壕塘’。四五十年前,壕沟还在,往后淤泥越积越多没有清除,结果水愈来愈浅便失去原有的功能,后来楼主索性用泥石填掉,但痕迹还能依稀辨出。据村里的老人说,原先楼门前还设有吊桥呢!馥馨楼的后楼,是大约200年前重建的。其顶层的中厅,曾作私塾学堂。右壁有清代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军队留下的墨迹。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两首诗是:‘天朝虎将到来临,伐暴安良义气深。劝民不做痴迷汉,山林藏匿饿慎身。’和‘不烧房屋不杀人,万众思何不义心。四民回头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由诗的内容可知,当年太平天国的军队驻扎此楼。”

        当来到集庆楼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现存最早的圆形、最多楼梯的土楼:集庆楼。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距今已经586年,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最久远,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集庆楼座南朝北,占地面积2826平方米。外环直径有66米,底层墙体厚度1.6米,楼高12.7米,全楼由一个方形楼(祖堂)和两个环圆形楼组成。外环形楼共四层,底层有52间房,二层以上每层48间,一共有206个房间。从一层到四层共有72架上下楼梯,顶层外墙设置了9个瞭望台。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墙全部用杉木材料构建,相邻处全部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与厚达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下来供游人观赏,许多外国游客发自内心的赞叹,‘集庆楼是隐藏在深山里的人间奇迹’。”

        当来到浚源楼驿站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浚源楼驿站,位于漳州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塔下村地处永定土楼、南靖土楼的中心点,是山中水乡,温馨家园,人称‘闽南周庄’、‘闽南水乡’,又是中国景观村落。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葱,一条小河从村中蜿蜒而过。一座座土楼,或圆或方,如星星般错落有致得散落在小河两旁,纯朴的客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这里山清水秀,宛若仙境,绝对是土楼旅游、休闲度假的绝佳选择。”

        浚源楼驿站就位于村中河畔、德远堂下方,视野开阔,既可观赏到楼前蜿蜒的小溪和沥青起伏的土楼风光,又可领略德远堂石龙旗的雄伟与壮观。院中一株近100年的三色茶花每到腊月时节落英缤纷实为壮观。享受着天然的氧吧,定会令您心旷神怡。

        站在浚源楼上,层层连绵起伏的青山尽收眼底,浓浓的绿色给您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会令您无比释怀,一切烦恼九宵云散。

        吃惯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您是否想尝尝独特的客家风味呢?浚源楼热情大方的女主人将会给您奉上一顿丰盛的美味大餐。单是纯天然的山泉水、早上刚从地里采摘的野味,就让你吃得绿色营养,再加上浓郁的自酿米酒,香喷喷的狗肉,绝对使您在这里大饱口服,不虚此行。

        一路的旅行,您可能早已疲倦不堪,那就来浚源楼吧?一个天然泉水浴之后,准令您劳累消失一大半。坐下来来品品主人家新做的茶吧?大家以茶代酒,围炉而坐,谈话桑麻,还有比这更惬意的吗?晚上住在客家土楼里,听着外面潺潺的溪水声,自己渐渐地融入进了这飘渺的仙境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