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用脚步丈量南中国海岸 (七) (7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用脚步丈量南中国海岸 (七) (7 / 10)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江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2-22.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2055毫米左右,日照平均1700小时以上,无霜期在360天以上。

        江门是中国侨都。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爱国爱乡,通过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为家乡捐资捐物达72.6亿港元,回乡投资累计达201.2亿美元。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南临南海。市区江门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三角的一个贸易中心,是西江中下游一带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在江门北街设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1983年江门市从佛山专区划出,成为省辖地级市。现管辖新会、蓬江、江海三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台、开、恩、新、鹤习称“五邑”)。市府驻江门市西区大道2号。江门市历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

        民俗文化

        国学大师雷铎对江门文化的归纳:“侨、楼、泉、风”。

        雷铎说,侨,是江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文化特色需要江门大力弘扬,其意义值得认真挖掘和推广。

        楼,顾名思义,是指江门的碉楼文化。雷铎说,在很多年前就曾呼吁过,要保护江门的碉楼,现在看到江门的碉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认为保护碉楼的意义,除了在建筑领域,更重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每一座碉楼都见证着在南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往事。雷铎建议,应加强对碉楼文化历史内涵的研究。

        泉,是指温泉。雷铎说,江门地下温泉资源丰富,被称为“温泉之乡”。温泉除了其物质的意义以外,其象征意义更加值得挖掘,“温泉之下是地震带,热流不停地涌动;五邑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富于激情、勇于创新的人物,历史上,陈白沙、梁启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唤起五邑人像地泉一样的能量与创新热情。”

        风,是指风气。雷铎说,历史上的五邑是个十分富庶的地方,曾出产过品类繁多、质地优良的土特产,有“小澳门、小广州”之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物。改革开放以后,广东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五邑也不甘落后。雷铎认为,江门要特别重视教育,掀起浓烈的“向学”之风,这是建设先进文化、振兴本土文化的根本。

        在人文思想方面,江门人的思想很受明代哲学家陈白沙的思想影响:“自得”、“自然”、“主静”。

        白沙之学无论哲学的心学和的诗学都本自然而求自得,求独创性。而这种自然自得的素质,必须通过至静无欲始能培养。无欲则静,至静始乃体验天理。

        由于江门人受陈白沙心学思想的影响,江门人比较低调、顺其自然、不会刻意追求,心境也比较平和。

        至于饮食文化,江门人爱吃,什么饮食文化都能得到融合,什么地方的饮食文化也能找到。而江门的食市也兴旺,到达了三步一餐厅,五步一饭馆的地步。而家居饮食则以岭南饮食习惯为主。

        风景名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