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仰望三湘(四) (4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仰望三湘(四) (4 / 9)
        沩水河,又名“沩水”,古名“玉潭江”,发源于湖南省宁乡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望城县境内,于望城县的新康乡与高塘岭镇交界处流入湘江,全长144公里,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被誉为宁乡县的母亲河。

        黄材水库

        黄材水库位于湘水一级支流-上游黄材镇以西3.5公里的铁山里,下距宁乡县城52.5公里。集雨面积24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436.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3亿立米,水库总库容1.53亿立米,正常水位166米,相应库容1.26亿立米,有效库容1.24亿立米,库容系数0.68,为多年调节水库。

        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1965年枢纽工程基本竣工,开始发挥部分效益,1968年灌区配套完成,1969年8月9日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峰流量2100秒立米,相应最大下泄流量720秒立米,削减洪峰65.7%,调洪最高水位167.54米,超过正常水位1.54米。由于水库调节性能好,从1965年投入正常运用到1992年的27年间,水库达到或接近正常水位的只有5年。

        宁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

        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年平均日照1737.6小时,境内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1358.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宁乡境内多为丘陵地带,山地、平原、江河相映成趣,气候怡人,植被丰富。宁乡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宁乡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牲猪之乡”、“茶叶之乡”,先后被列为全国优质米、瘦肉型猪、水产品生产基地,牲猪和粮食产量分列全国第五位和第九位。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40多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煤、铁、锰、铀、金钢石、海泡石、花岗岩等20多种。

        历史沿革

        唐贞观元年(627年)以“乡土安宁”之意置宁乡县。

        宁乡地区汉为益阳县地。三国时置新阳县。晋改为新康县。隋并入益阳县。境域古为荆楚地。秦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宁乡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县,隶潭州长沙郡。元隶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宣慰司天临路。明隶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清隶湖南高官沙府。

        宁乡县东临望城,西接安化等县。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黔中郡,秦隶属长沙郡,三国时期为吴新阳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康,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益阳,唐武德四年(621)复析益阳置新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益阳、长沙、湘乡部分地始置宁乡县,县治设今横市镇,后改设今玉潭镇。千余年来,境地析划,几经变化,县域却沿袭未变。从宋代起宁乡县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民国时,宁乡隶湖南省第5行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