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鸟瞰中原大地(七) (2 / 8)
“相传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在附近一带食人,被观音老母治服,收入一瓦罐之中,压在红崖寺下(当地人称红孩儿寺)。据考证此处确有一座红崖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名播四方,香火极盛;唐武宗时,大兴灭佛运动,红崖寺一度被毁。宋、元时期,更名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师住持,还是这条古道上名闻遐迩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毁于战火。明正德年间由法师宗玺主持重修,到嘉靖龙飞甲辰岁秋仲月由净恩法师主持续建竣工。后来,随着时势的发展,这条古道逐渐被废弃,寺院也随之萧条。现只剩下遗址。”
当直升机飞到千年古檀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再往深处,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约30米,冠幅约40米,树冠硕大,枝叶茂密,遮天盖地;树干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围6.5米;树根裸露抓伏在岩石上,纵横交错,如盘龙卧虬,仅靠吸收白云质灰岩和石英砂岩之间的水份生长。它顽强求生的铮铮铁骨给人以深刻启迪。下有祭坛,可供焚香许愿。”
当直升机飞到红石峡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龙潭峡景区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沉积于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地带。260万年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切割,形成高达百余米的丹崖长墙和宽仅数米至数十米的碧水丹峡景观。峡内瀑布飞泻,溪潭珠串,漫步崖壁栈道,您尽可领落丹崖、碧水、蓝天构成的一副副精彩画卷,还可欣赏砂岩层内的交错层理、层面波痕以及山崩所造就的崩塌奇观。”
当直升机飞到五龙潭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龙潭峡口,因峡内有五个水潭,犹如五龙在此聚会而得名。五龙潭是第四纪深切峡谷经人工堵截而成的水体景观。潭面长300m,宽50~150m,潭内可行船。潭的南侧为高达百余米,长达150m的赤壁丹崖,龙潭河水在此跌落而下,形成五龙瀑和悬沟,赤壁丹崖之上有两座孤峰,其造型酷似两只猩猩在俯瞰瀑布,曰双猩观瀑。潭内碧水潋滟,可以荡舟行船;潭周围有五条山脉,犹如五条巨龙环抱着这清水一泓,人们按山脉水系,给它命名为‘五龙潭’。又名峡谷内有黑、白、青、黄、赤五条龙经常汇于此潭嬉戏而得名。潭内有一块如乌龟形状的石头浮出水面,如在水中涣游一般,名曰‘灵龟巡潭’。五龙潭右侧上方的亭子为龙亭,左侧的为凤亭。龙亭的后方有一处裸露的石块如一尊佛像,名为石佛。”
当直升机飞到五龙瀑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龙潭峡谷的河水从五龙潭后的绝壁悬沟口处跌落而下,轰然作响,犹如龙吟虎啸,声震山谷,形成一条壮观的瀑布,人们叫它‘五龙瀑’。”
当直升机飞到五龙洞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在五龙瀑西侧岩壁上有一个深2米、宽3米、高5-6米的石洞,传说峡谷内的五条龙在五龙潭戏水之后,常来此洞中修神养性,所以人们称其为五龙洞。这里水雾蒸腾,时有岚烟聚散,颇具仙风神韵,时有人在此焚香祭祀。其实,它原是由石英砂岩崩塌而形成的天然石洞。”
当直升机飞到五龙潭隧道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该隧道长61米,宽2米,高2.5米,是为进入峡谷方便而人工开凿的一座石洞,冬暖夏凉,是一个天然的空调。12亿年前形成的紫红色石英砂岩:龙潭峡景区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沉积于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地带。主要为紫红色、灰白色薄~巨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紫红色、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少量紫红色薄~中层状含砾石英砂岩和紫红色泥岩组成。岩层中不同形状的波痕、层理发育极具观赏性。”
当直升机飞到龙涎潭景观处上空,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此崖壁间有泉水涌出,形成连珠不断的滴水景观,如青龙吐涎,其下有潭,为龙之涎水汇聚而成,谓之龙涎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