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三)苏玉庭的忧虑 (1 / 3)
在苏诚死后,苏玉庭袭征西将军、刑部尚书职,加太子少保,持节领兖、司、豫三州军政,西线诸军,一体听调,兖州苏氏入仕的子弟中也有许多被破格提拔,一时之间,兖州苏氏的势力范围急剧扩张,地位和影响力也在迅速飙升。燕国西境防线也因为有了苏玉庭这个共同的主帅,开始在洛阳征西将军府的统一调度下构建西境防线。
却在此时,兖州苏氏的新任家主苏玉庭上表辞去了兖州刺史一职,朝廷上下猜测纷纷。朝廷委任了苏玉庭曾经的副将兖州将军苏泽为新任兖州刺史,兖州副将苏渐升任兖州将军。从此,苏玉庭在洛阳开衙建府,专心于西境的军政。
天命元年八月上旬,苏玉庭升堂议事,上垂手是征西将军府府官及兖、司、豫三州四品以上文官,下垂手是西境四品以上将校。苏玉庭拿出一份书信道:“这是数日前我收到的一份上书,名为《御秦七策》。上面说,要抵御秦国,就要扩军,改制,屯田,筑城,改良马种,训练骑兵,以战养战。我让府上给你们每人誊抄了一份,你们今天回去后好好研读,十日后升堂议事,我们只议这份上书。”
说罢,命裨将将誊抄好的内容每人一份发给众文武,而后退堂。
这份名为《御秦七策》的上书不日就在西境高层之间炸开了锅,因为这份上书写完全颠覆了西境文武的认知。
河北多游骑,中原广步卒。这是大燕自立国以来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份上书说是七策,其实说的就是一件事:把西境的守军从以步军为主改成以骑军为主,把对秦国的防御态势主动转为进攻态势。只不过把这件事分成了七个部分,或者说七个步骤而已。
这是一份非常大胆的建议,也是一个惊天的想法。一时间,反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甚至听说有的文武官僚因为持不同意见争吵不休,因此大打出手的也屡见不鲜。
支持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别的州郡来此任职从军的少壮派官僚,这些人从《御秦七策》中看到了大片的秦国土地和大把的军功和秦国财宝;反对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地出身的官僚士绅以及干了一辈子步兵的老将校们,一旦《御秦七策》付诸实施,他们的利益肯定会被削弱。这两派的矛盾最为尖锐,剩余的官僚也因为各自不同的利益相护争吵不休。
两派争执不休,吵吵闹闹,一直持续到苏玉庭再次升堂议事。
这一日苏玉庭刚升堂,豫州将军武烈就大声叫道:“《御秦七策》断不可行。步军是西境军士的老本行,老本行都丢了,还打个鸟仗?”
这时就有一少壮派将校跳出来反对道:“老将军此言差矣。中原步军对上秦国骑军只能被动挨打,躲在城里与秦军交战,这样缩头乌龟一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而且,天天缩在城里看着秦军在外面耀武扬威,这样受气的日子老子早就受够了,可是,要出去打,不还得靠骑兵,就凭咱们手底下这些步兵,连人家的马屁都闻不着,出去多少死多少。《御秦七策》若真的可以让我军与秦军攻守易型,为何不可行?”
那老将军武烈道:“中原步卒改骑军,又非一朝一夕之功。河北那么多骑军,我们为什么还要训练骑军?你看这从洛阳到长安大大小小的关隘城池,不还得靠我们步卒去打,去守。”
又有一少壮派将校高声:“你们步军那么厉害,为什么每次秦国的骁骑营来的时候你们还龟缩在城里不敢出去?有种你们把他打跑,把函谷关攻下来啊。”
武烈老将军顿时吃瘪,接不上话,这时有司州将军洪改帮腔道:“步军虽然奈何不了骁骑营,但是可以守住中原之地大大小小的城池,使我大燕利于不败之地。若是改为骑军,一旦战事不利,那么黄河以南从洛阳到东海这大大小小的城池,到时候恐怕将会是一片生灵涂炭的场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