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礼部尚书(十九) (2 / 6)
这边走了三十几里地,竟然还没到目的地。眼瞅沿途上竟然没什么人,华夏军的各部人马都觉得很是讶异。
要知道,此时的山东人口已经有四千万。想在山东遇到一个走三十里竟然不见人烟的地方,真心说,便是沂蒙山区这种非常穷的地方都未必能遇到。
几乎在同时,弘昼正率军向着盛京出发。此时的弘昼完全不知道华夏军竟然在差不多的时间对盛京朝廷发动了进攻。这一南一北好像是商量好般。
弘昼当然没有与霍崇商议。他是派过人来试探霍崇为什么没有趁着胜利实施追击。当然,理由是劝说霍崇投降朝廷。被霍崇干净利落的拒绝,并没有出乎弘昼意料之外。
然而使者带回来的消息,尤其是霍崇对于满人在关外来源的看法,让弘昼非常不快。因为弘昼觉得霍崇弄错了。
对于满人来说,只有关外是满人龙兴之地的说法。并没有关外是满人故乡的看法。
毕竟么,满清也是要脸的。这入关才不到百年,满人还不至于非得生编硬造一个关外是故乡的说法。
可这霍崇却把如此说辞扣在大清头上,却让大清没办法理论。因为大清自己明白关外是龙兴之地,却也很不想承认关外本是汉人所有。是被大清杀光了关外汉人,这才夺取了关外。
要是满人内部这么说,倒也罢了。可弘昼手下的主力乃是汉人,面对汉人也这么讲,只会寒了人心。哪怕是再忠诚的汉人臣子,一旦听到满人的要把关外当做退守之地的谋划,他们当中的确不乏愿意追随大清的。但是更多人则会选择脱离大清。
所以弘昼哪怕知道自己其实不擅长作战,却也得领军前来讨伐八叔的原因。这是旗人内部的事情,非得由旗人来自己解决不可。
清军有马,走的就比较快些。然而走出去几十里地,别说能看到一个据点,连人影都看不到。弘昼询问部下,这里看着平坦,是还在蒙古地界,又或是进入了满洲地界。
做领路的蒙古人立刻禀报,此时大军已经进入了满洲地界。
弘昼听到这里,不禁叹气。这是从西北一路来到这里,眼瞅着西安那边山也秃了,水也浑浊不堪。与西北相比,眼前的一片平原无疑是极为适合人类生存。
但是,这里却无比荒芜。若是在陕西山西,起码得有好几个镇子。
可这也是必然。在康熙初年,就有不少山东人跑去关外开垦,康熙立刻下令严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