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礼部尚书(十一)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 礼部尚书(十一) (2 / 6)
        高庞稍微想了想,才答道:“那是李闯灭了明朝。”

        “那李闯灭了明朝,自己为何只坐了三天龙椅?”

        “呃……也是。”高庞发现这里面的内在逻辑十分完整。的确得从明朝万历之后的皇帝开始一起贬斥才行。

        陈铭泰看着高庞的模样,苦笑道:“高庞,你乃是我的乘龙快婿。咱们一家人无需说那些没用的话。你投奔陛下之后得到陛下重用,我也得到陛下提拔,给了个盐政这么清贵的官。我等便得为陛下多做些事。江南百姓要的不是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要的是一个投奔陛下的理由。土改固然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可这些还不够。非得用百姓能懂的话,让百姓明白。陛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被这么讲,高庞也觉得很对。便不再谈别的,而是请陈铭泰把如何说服江南百姓的‘历史’给总结一下。

        虽然承认老师兼岳父说得对,高庞还是偷偷看完了老师拿来的资料。毕竟是文人么,对于文字描述的历史远比对街头巷尾的说辞更有兴趣。

        这一看就觉得老师等人的文字功底就是不一样啊。奔满清曾经自称的后金,既然有后金,自然有金。考据就直奔金国而去。

        金是明确表示东北原住民族有7:女真,汉,蒙,朝鲜,契丹,渤海,奚。

        《燕云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兵权、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汉儿虽刘彦宗、郭药师亦无兵权"。这里所谓的"汉儿"实际上就是北方的汉人,但这些汉人依然难以得到实际的兵权。即便是在金代朝廷的赏赐中,也存在这样的区别对待,在金代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自粘罕以下至于步卒,分朝廷所赐之绢,人得五十有五疋。……其数虽同,其物不等,金人得锦,渤海得绫,契丹得绢织之类,而九州所得者杂色而已"。

        陈铭泰的考据结论是,金是完全承认汉族是东北的原住民族之一。

        元末明初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达吉林省和辽宁省北部及东部一带定居。至此,女真人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在明朝记载中分别被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就是后来形成满族的主要成员。在元朝施行“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的政策下把这些约占金朝女真总人口五分之三的女真人不作女真看待。

        陈铭泰还列出些别的内容。说法之一是,金朝时一部分女直南迁到河南,后来又回迁到东北,就是建州。

        但是这些只能证明野人女真的历史明确,但建州女真的来源一直不太明确。

        高庞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陈铭泰却跳出了其中,正因为是他研究出的历史成果,所以非常清楚这些成果其实不怎么站得住脚。想来想去,陈铭泰就给霍崇写了信,请求霍崇能够派兵攻入京城,夺取那些没有被带走的史料。若是能够研究那些史料,应该会有很大的近战。

        在这封信里,陈铭泰也把自己对于两条宣传路线的想法讲给了霍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