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江宁之围(十五)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江宁之围(十五) (5 / 6)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傅清要退守的就是以天门山为主要防御所在,却没有完全撤退到这里。而是在芜湖到江宁之间的马鞍山为前线防御。

        沿途上经过天门山的时候,不管是傅清或者是满清将令都对这地方印象深刻。

        天门山山势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对峙,真可谓“天门中断楚江开”,二山中又以东梁山最为陡峭,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只见遥远的水天相接之处,各种船只从“天门”中穿梭往来,让游人赏不尽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美景;船过“天门”顺江而下便可游览诗仙李太白江中揽月、骑鲸升天的采石矶和青山太白墓;再往下不远处就是和县乌江镇,可游览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兵败垓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庙。题咏天门山的诗词歌赋甚多,然最富气势的仍是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烟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清军将令都觉得在这里防御,靠了长江山重要的关口。控制了天门山,也能有效的封锁长江。

        傅清此时已经把个人荣辱抛在一边,当即明确表示,必须要这么做。既然已经拿不下江宁,若是等华夏军重兵云集,清军只会遭受更大损失。

        满清众将即便未必能打得过华夏军,却不是无能之辈。大伙对于形势也有自己的判断,而且判断与傅清也完全相同。现在已经不用指望能够一举拿下江宁城。而华夏军则会不断向江宁派遣援兵。既然如此,直接撤退也没什么不对。

        既然要撤退,就要考虑已经到了句容的清军。这支清军也在围城战中打的很惨烈,若是全军撤退之时把他们丢下,夹在江宁与镇江之间的这支人马定然走不掉。

        傅清也有自己的想法,听部下提出这么认真的问题,他说道:“我等现在恰恰不需要做出后撤的模样,反倒要佯攻江宁城。让江宁城不知官军布置的同时,调动在句容的人马绕过来。”

        傅清决定着之后的作战,钱清也在镇江做着自己的准备。

        进攻江宁的并非只有傅清的人马,两广的清军没有动静,福建清军却行动起来。

        在福州也有一座满城,城内清军三四千人,绿营就不知道有多少人。钱清这边派遣人马前往仙霞岭,力求一举先完全击溃被堵在这里的清军。

        仙霞古道原本是一条军用通道,并不宽阔,只有2米——5米宽,道路翻山越岭,较为艰险,但依然是连接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最短、最方便、最安全的一条“黄金要道”。因此,从唐朝以后,无数浙江商人通过钱塘江水系、仙霞古道、闽江水系,将茶叶、丝绸等商品运到福州、泉州海港,销售到海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