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官不聊生(四)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官不聊生(四) (3 / 5)
        此言一出,众人全部冷场。钱清倒是无所谓,看得出她对这样的评价也烦不胜烦,“大家都上一样的课,尚且如此。大家说着说那,是不是因为我学到的比较多?”

        霍崇觉得钱清说道很对路,如此珍贵的教育机会可不能放过,就要求这帮中级班的人个个回答。这回答还算老实,大家也都不得不承认,大概是这样。

        对于霍崇来说,这些其实无所谓。他就把人类比较之心的必须性讲给众人听,顺道稍微说了说‘个人性’与‘组织性’。

        之后钱清才继续说道:“年羹尧只是雍正的大舅子,所以占了所有功劳和好处。若是我把我负责的分部的功劳都归我身上,大家只怕就不是说我几句。估计有人想来揍我呢。大伙想想这个,这可是组织,组织!咱们是个组织,满清也是个组织!既然都是组织,那必然是一样!”

        如果这话被雍正或者满清朝廷中有见识的忠臣听到,大概立刻就要剿灭霍崇一伙人。不过霍崇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每次的保密措施都做的非常好。

        在这样单纯的组织内部,中级班的成员们讨论着这件事。潜移默化的强化着霍崇的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不同。

        既然将满清当做一个组织来看待,基于这帮年轻人的经历,大伙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只要雍正不死,就不会不顾脸面的把年羹尧搞下去。年羹尧自己也不会犯傻,丢掉自己已经拥有的荣华富贵。

        另一派以钱清为首。他们认为年羹尧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顶峰,如霍崇所讲,到了山头,往哪里走都是下坡路。而雍正也不会允许存在这么一个被雍正塑造为完美形象的年羹尧有丝毫被雍正认为的不完美。

        年轻人的讨论真好,霍崇听得越来越有信心。

        敢直接讨论朝廷,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将朝廷视为和自己同等的存在。这并不意味着这帮人就想造反,但是这同样意味着这些人再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狗。

        在历史上,即便是霍崇知道的并不太多的历史,这类人都是造反预备军。

        已经无需霍崇多等。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进京,年羹尧就如种福平台年轻人所料的那般出事了。

        在边疆时,蒙古王公和额驸阿宝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年进京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又说整治阿灵阿(皇八子胤禩集团的成员)等人,也是听了年的话。这些话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

        十一月,年羹尧结束陛见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谕旨,上面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在这个朱谕中,雍正改变了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尧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雍正三年二月初一庚午日(1725年3月15日),也就是霍崇的种福平台非常重视的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的头日。出现了日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