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为收购煤矿提前布局 (1 / 5)
汪乐顺忽然灵光一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冷笑了一句:“说得比唱得好听,依你所说,岂不是清水乡就活该困死在这穷山沟,不发展经济了?”
眼见霍山陷入了沉思,汪乐顺不由得意起来,看来老师说的紧抓语文很有道理,待会抓住他的语病,再狠狠攻击几次,看这小子还怎么猖狂。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要说搞搞旅游这种绿色发展,层次太高,这伙人肯定听不懂,也不会赞成。
另外也不现实。
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没上得去,旅游啥?再说,这里的风景是不错,可放在省内,啥也不是,更别说全国了。还有,就这交通,旅个啥的游?
要说搞规模农业,这依然行不通。首先就是土地流转还得二十年后......
霍山微微一笑:“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不矛盾,更不冲突。就说这水产养殖,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思路,藏养殖于民,由龙头来助推产品销售,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呢?”
“藏养殖于民?这倒是个新鲜提法。”丁敢当来了兴致,鼓励说:“小伙子,说说你的思路。”丁敢当并非管经济的,但对如何搞好经济,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毕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职业素养让他对这种话题有天然的兴趣。
“说穿了并不复杂。农民要增收,难在技术,难在交通,难在市场。只要打通了这任督三脉,自然就能增收。”
“唔,有道理。”
“只要有一家企业,向农民传授养殖技术,再向他们投放鱼苗,最后回收这些鱼,就能实现盈利。就咱们省来说,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鱼塘,所以只要政府引导,这实施起来并不困难。
同时也解决了在水库里搞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的积极性,这家公司还可以与其签订劳动协议,每个月为农民发工资。
这就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他们从第一产业变为了第二产业的工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