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征兵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征兵制
        不知不觉之间,时间一转眼已经到了七月。

        在司马遐的书房中,司马遐一边坐在胡椅上批阅着奏章,一边往嘴里拈着一颗冰镇葡萄,司马遐的心情糟糕透了,他感觉这个清河国上下两个郡太守,十六个县令的良心都大大滴坏了,居然敢让他们的大王这么劳累,要知道,清河国虽然在整个大晋的藩国里来看都是大国,其实,放在后世,清河国的大小也就和欧洲的拉脱维亚差不多大小。

        这么大点儿的藩国,狗屁倒灶的事情居然这么多。一边儿感叹着自己天生劳碌命,一遍又痛并快乐着,其实并不奇怪,像司马遐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他们的身上多多少少的都有一些掌控欲,或大或小而已。就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罢免了丞相一职,自己整天累得要死要活的,但是他乐意,累的心甘情愿。

        紧接着,司马遐批到了一封奏章,粗略的扫了一眼,然后墨眉微蹙,随后看了一下署名:崔济。崔济上书说,藩军营中,老弱为数不少,这样会严重影响藩军的操练进程,久而久之,藩军的战斗力也会下降。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遐思索了片刻,崔济说的不无道理,世兵制最早起源于西汉汉武帝刘彻时期,羽林军就是一支世兵。后来,世兵制在曹魏发扬光大,世兵制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在战乱时期,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而世兵制可以保证军队的兵力来源。但是,缺点同样也很明显,世兵制的特点就是父死子继,也就是说,这些兵户们,只要一当兵,那就得当到死,之后儿子还得接班儿。要知道,男人的身体,不说全部,反正,基本上都是只要已过了四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身体的各项机能自然而然地,也就不能和二三十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相比。

        这样的军队,时间久了,军中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还怎么打仗?这明明就是去给人家送人头去了。

        不行,十年之后,想一想,司马遐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为四五十岁的军队去和其他藩王角逐天下的画面,嗯,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司马遐想要进温县祖坟了。

        不过,或许可以效仿一下秦汉时期的征兵制,把当兵作为一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但是,清河国只是一个小小的藩国,人口虽然在开放宵禁,编户齐民,将商户、兵户、匠户还有乐户的地位提升,吸引了不少外州其他郡国的民众前来定居,再加上,清河国上上小小积极响应本国大王的鼓励生育政策,疯狂生孩儿,然后,一些单身汉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毕竟,司马遐规定,男子和女子十六岁必须成家立业了,如果不遵从规定,前一年罚钱十贯,第二年如果还是孑然一身的话,清河国的官方政府强行为其安排婚配。毕竟,司马遐现在缺人都快缺疯了。然后,在司马遐的一系列强硬规定之下,清河国广大单身男性终于迎来了福音。

        司马遐表示很满意,对,对,对,就是应该这样,清河国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大小小,全部都成为孤的生育机器吧。让其他的人去发动战争,而你们,欢快的清河国人,就去结婚吧!你们要做的,就只有生孩子!

        不过,征兵制,秦朝的征兵有些太过严苛了,十七岁~六十岁,有些长了,而且也会影响民间生产,那么,就将征兵制的服兵役时间改为十六岁到三十岁吧,这样也不会耽误民间生产嘛,对吧。司马遐够宽宏大量了吧,直接抹去了三十年。什么,你说前面的十七岁变成了十六岁,哈哈哈,不要去在意那些细节嘛。

        司马遐立刻拿起毛笔,在帛纸上写道:“自今日起,本国上下之兵役制度,一律由世兵制改为征兵制,服兵役时间为十六岁到三十岁,必须服役,拒服兵役者,按逃兵处理,以为城旦,没收房田耕牛。本王令自下发时刻起,即可生效。本国上下两郡十六县必须按律严格执行。”随后,司马遐将帛纸递给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去,把它拿到内史丞,让内史丞的人把它张贴到我清河国上下两郡十六县。”“谨喏。”内侍答应了一声。

        清河城中,此时,只见两个身着黑甲的藩军兵士正在小心翼翼地张贴着告示,这一次,内史丞的小吏们都学乖了,不敢自己来,害怕跟上次一样,再挨一次打,花了几个钱从藩军里面找了几个身形魁梧,面色凶狠的来。下面看着告示的邑民早已经麻木了,一直被本国大王薅羊毛、刮地皮、割韭菜都习惯了。然后,在看着那几个五大三粗,腰间挎着晋刀的藩军兵士,上一次那几个打人的下场,在场众人都已经知道了,屁股就差一点儿打成了八瓣儿,屁股上流着血,一瘸一拐的,还在修着城墙。

        “这些个恁娘贼,一个个儿的欺软怕硬,就知道欺负咱们这些刀笔小吏,上一次修城墙的命令是大王颁布的,咱们不过是大王手底下办差事的小吏,竟然这般折辱于我等,也没有见这些乡下奴跑去清河王宫抓住大王痛打一顿,如今见了这些五大三粗的莽汉,更是吓得连动都不敢动。”上一次被打的小吏愤恨不平地道。

        “慎言!”一旁的署长厉声叱道:“若是叫大王和内史知道了,你吃罪得起吗?”小吏闻言,缩了缩脖子,不敢再有言语。

        清河王宫的大殿里,“启禀大王,遵照您的命令,藩军之中,超过三十岁的男子已经赐金放还,回乡务农,然后我们在清河国上下两郡十六县之中开始征兵,现在清河王宫归郎中令统辖的宫禁卫军已经达到了四千,都是由藩军之中的老卒抽调,之后,藩军上中下三军总共是九万,一军各三万。然后三军将军加上手底下各军都尉总共是三十四人。”崔济抱拳道:“然后,由于藩军的再一次的扩编,军器监关于晋刀和苗刀的量产指标还需要再一次的增加。”

        “孤已经知道了,等下,会去让人到军器监去告诉的。”司马遐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其实吧,他分发给藩军的都是晋刀,至于苗刀这种东西,司马遐另有妙用。

        司马遐决定,在不久的将来,他要组建一支骑兵,不过,要打造一支骑兵的造价太过于高昂,即使是司马遐现在成为了清河商会的最大股东,也支持不了这么大的花销。要知道,现在在市面上从西域进来的一匹上好的汗血宝马或者是大宛马的话,最起码的标准,那都得需要二十五贯钱,这些钱,完全可以供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什么都不干好几年了。至于最好的马,那就是前者的十倍了,也就是二百五十贯钱。记得在前年的时候,司马遐就送了自己那个大侄子——皇太子司马遹一匹顶尖的汗血宝马,就是花了二百五十贯钱,这已经是相当于是司马遹一个月俸禄的一半儿了。稍微好一点儿的汗血宝马或者是大宛马的话,都需要三十七八贯钱。由此来看,养骑兵,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用一个字儿来形容,就是,贵!两个字儿,很贵!,三个字儿,非常贵!贵到连司马遐这样的顶尖藩王,都养不起一支大规模的骑兵了。在这个时代,五六百骑兵,就可以决定一场大规模战役的胜负走向。

        要知道,西汉虽然号召全国上下养马,马匹数量达到了几十万匹,但是,到了后来,西汉的常备骑兵绝对不超过十万,撑死了,顶天儿八九万。到了大晋,也就六七万骑兵的事儿了,也就像是幽州、平州、并州、秦州、凉州和雍州这六个边州,才有成建制,成规模的骑兵,也只有雍州、并州还有幽州有成万的骑兵。剩下的大晋十几个州的骑兵撑死了也就几千的事儿。司马遐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自己如果想要养活一只极其精锐的规模大概在两万人左右的一人三骑的骑兵,一年的花销挑费怎么着也得在四百万贯钱左右。这还只是按照最低标准一匹马二十五贯钱左右算的,然后还得算上杂七杂八的钱,比如草料钱,马场,人吃马嚼的,还有置办一套马具等等所有。一想到这些,司马遐的脑袋瓜子就疼。等到有机会,他一定要找到从西域来的马贩子,先和他讨价还价一会儿,毕竟自己这是大批量的批发,他怎么着不得给来一点儿折扣啊,比如说干脆把零头儿给抹了,一匹马直接二十贯钱得了。

        如果不从的话,那么司马遐就让他在大晋做不下去生意。要知道,敲诈勒索,威逼利诱,那可是司马遐的拿手好戏。而苗刀,就是司马遐准备要配备给骑兵的,毕竟,苗刀与笔直的晋刀不同,它是带有轻微弧度的,这样的话,会更利于骑兵发挥。

        就先这样吧。司马遐尽量现在在清河国境内的荒田里开辟出一个足够大的马场。

        中午,饭桌上,陈太妃突然问道:“遐儿,芷儿啊,你们看,是不是该要一个孩子了?”“呃,这个。”司马遐和张芷两个人听了之后有些发楞,司马遐和张芷现在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哪怕是在这个早婚早育的时代,十六七岁就为人父母也是有些早了,从私心上来说,司马遐还想在过几年二人世界呢,再说了,司马遐还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毕竟,在后世,开车上路还需要**呢,但是,请你记住,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司马遐有些为难地看了母亲一眼,刚准备开口,就听张芷说道:“好啊,儿媳没有问题。”她,同意了?同意要一个孩子?司马遐眼皮抽了抽。然后,又见张芷转过头来对自己道:“深度,你说好不好啊?”“呃?”在母亲陈太妃的疯狂暗示下。“没有问题!”司马遐没有丝毫犹豫地道。“好啊好啊。”司马沁拍着巴掌道:“深度,你和芷儿给我生一个侄儿,那我就可以天天逗他玩了。”我们生孩子难道就是为了给你玩儿的吗?司马遐无语地看了她一眼,你怎么不自己生一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