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1 / 2)
吃完我就回家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有点多,所以我在回去的路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夜里凉爽的空气,小县城不比其它大城市,这里工业没那么发达,所以空气还保持着一股清新,当然跟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空气质量是没法比了,当然还除了那条河边附近的空气。我不禁看到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个新闻,一个中国女学生到了美国,宣扬美国空气香甜,不用戴口罩就可以呼吸,结果迎来了无数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
回家这会儿正值第二波下班潮,那些刚从工厂下班的男男女女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迎面而过,我看着这熙熙攘攘的人流,想着以后自己会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以前小的时候,甚至几年之前,都从未设想过自己会成为这普通上班族甚至是血汗工厂的一员吧,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心怀天下,不知天高地厚的,等到明白自己的归属就是那一栋一栋工厂房,或者是一个一个的格子间(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当我们随着现实的来临不可避免地知道这一事实时,我们居然坦然且顺从地接受了,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同时我们炫耀更好地工厂饭菜,比较更漂亮的格子间,拼命地向周围人展示我们心中所想的无与伦比的自由与光辉的未来,直到回过头来发现我们是这个世界的普通人……
县里的夜市也开始忙碌了起来,路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小贩,有卖烧烤的,也有卖水果的,还有卖手机挂饰和衣服裤子的,这些小摊贩基本上卖的都是一些便宜货,质量上没什么保障,但是吃的摊位总是有很多人光顾。
以前读大学以前,每逢周末晚上或者是平时下课后,我都会来这里的小吃摊吃些烧烤,或者是丸子,有时候也吃臭豆腐,家里人老是说街边的食物不健康,不让小孩子去吃,但是我却觉得街边的食物补充了家里食物缺乏的味道和能量,脏不脏?不知道,但是那时候只想吃下去,吃多点。
那些小摊贩通常没有固定的位置,今天在这里摆,明天就在那里摆,他们是流动的,今天摆这个,明天就摆那个,说不定后天就去大城市打工了,或者回村里种田了。摊主一般是上了年纪的中年男人或者女人,有的还抱着孩子在坐着。这些人基本上是血汗工厂都不需要的,我今天惊讶地看到,居然有几个摊主是我这样的年轻人,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为什么这些小摊贩不进市场里面摆呢,因为市场里面的摊位要收费,他们都交不起,尽管菜市场的人流量会多很多,最近大城市出台了一些政策,不让小摊贩摆摊了,说是为了维护城市的形象。派出了很多城管去没收小摊贩的车子和物品,有些地方爆发了城管和摊贩之间的冲突,致死致伤时有发生,想想也是,本来就是一群没有出路的人,这些东西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和生存来源,他们赚的极少,但却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你没收了他们的车子和东西,也就是断了他的收入来源,令他背了一身债务,可能就是毁了他的家庭,要置他于死地。这时候他们哪能不拼命?
我还看到一些视频,有一个中年男人,在面对一群身着制服的城管不容商量地慢条斯理地说要没收掉自己的摊位时,他的脸上充满了错愕,在长时间的语无伦次的嗫嚅和解释无效后,他的表情随即变得惊恐与不甘,“扑通”一声他当着整条大街向着那群没品没级的制服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收走我的东西,我不摆就是了,我不摆就是了,我再也不干了,求求你们……”
最后城管还是收走了他的东西,因为按规定必须如此,还因为城管的车上还拉着其他许许多多没收来的物资,要是放了他的,其他人怎么办,也要还回去吗,那城管和政府的脸面往哪里摆,下次还怎么开展工作?
城管还是硬拉着东西走掉了,那个小摊贩不知道哭了多久,也走掉了,没有人关心他接下来靠什么为生。
总有一些没品没级的人,50年代逼得地主给他们下跪,60年代逼得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给他们下跪,现在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给他们下跪,这仿佛是这个国家的周期性痉挛。
那现在为什么还有多的流动摊贩呢,可能是考虑到县里的经济还没上到那个所谓的高层次,目前这些小摊贩还可以适当保留,也好缓解一些就业压力,但是城管还是无处不在,所以现在就算是流动摊贩还是得每个月给城管交一笔所谓的管理费,所以虽然增加了负担,但至少现在是可以摆摊了,可以靠此生存,为此县里的老百姓又不无赞许地夸奖着县领导的英明。
回到了家里,看到客厅灯开着,原来是少北回来了。
“今天不用上晚班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