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实验室的新主人 (4 / 5)
冰冷且宽阔的漆黑空间里,间隔的闪烁着许多红色和绿色的小点。除尘设备正在运行,无声地净化着实验室的空气。
系统接收到感应器传来的指令,“啪”的一声,炽亮的灯光铺满整个空间。如同一只苏醒野兽的呼吸一般,顶层电机开启发出嗡嗡的声音,数秒钟后机械功率调整完毕,一切归于寂静。
赵星宏缓缓走入,棉拖鞋走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虽是第一次到来,但满斥着金属和除尘消毒剂的气味,还有眼前独特的结构布局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熟悉。
因为它就是辛文远研究院那间工作室的缩小版,虽然地面干净无尘,仪器整洁归位,却似乎还残留着几个月前辛文远在这里工作过的痕迹。
辛文远意外葬身燃星,再也无法回来。依照相关流程,帝国研究院开始对接他生前负责的一些实验成果和仪器设备等。工作有些麻烦,辛文远前往燃星时,还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几个学生和助手。备份资料列表登记着的负责人选项,好些竟是一个也联系不到。工作人员将已经无法找到备选负责人的项目一一删除,汇报给上级,进行着缓慢的交接工作。最后处理到辛学士留在西洲市双桥中学的这间实验室时,却意外的发现第二负责人一栏留的名字跟其他的项目都不一样,上面写的是赵星宏。
于是工作人员找到赵星宏,问及怎么处理。赵星宏想了想,回答道,先按照原样子留着。于是赵星宏在相关证件上签字,通过中央系统的专业操作仪器,将自己的识别信息和权限,转化成加密语言录入连接实验室的镜像资料库里。这个实验室就一直这样保留着。
依照辛文远的习惯,实验室按照仪器类型大体分为三块区域,分别是是基因链分离室,操作室,以及观测室。
而他们最新研究的新型计算机,受限于实验室的环境,这里并没有。
保持基因链活性的要求十分苛刻,需要极其精确的温度、湿度控制,此外还需要大量人员的日常维护,这些标准只有大型实验室才能提供。
而最小单位理论需要的高能同步对撞机、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更不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可以容纳得下。
实验室整体是一个环形结构,中心竖着两块连通地面和天花板的弧形玻璃墙,两边没有门,如同()的形状,里头摆着两张弧形的办公桌,正中间是一大一小两台计算机。
左手边第一间是基因链分离和贮藏室。隔着门可以看见一排排器皿整理的放置于透明的玻璃柜里,根据材质的特性,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解析液浸泡着,颜色缤纷,很是好看,仿佛冷饮店为了吸引顾客而特意布置的柜台。只是几个月没有人打理,想必其中的大部分已经报废。最里面地上排着一列巨大的金属罐子,是大型管式高速分离机的几个部件。两边墙边放置一些小型的机器,有一些赵星宏认识,比如核心提取仪,液相色谱仪等,有些仅依靠外形无法辨认。
按下墙壁上的按钮,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电子门缓缓打开,瞬间一股刺骨的凉气透了出来。为了保证高速冷冻离心浓缩仪的工作环境,里面的温度接近零度。赵星宏取消进入的想法,将门重新关上。
沿着走廊,赵星宏走到观测室门前看了一眼,正中间洁白的显微镜舱如同一枚巨大的鹅蛋,占满大半个空间,静静躺在地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