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传舍 (2 / 4)
“县令,这两个奴生子有了傅籍,交给你了。”乡长拿出了刘阔和去死的造册,递给了县令。
造册上面记载着奴隶的工作经历及有无过错之类的内容,类似于档案。县令揉了揉通红的眼睛,接过了造册。
“朝廷不再给乡衙派奴生子了。”县令在造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意味着完成了交接。
“那中卒的空缺怎么办?”乡长惊讶的问道。其实,从乡长角度来说,奴生子更像自己的家奴一样,用起来非常的顺手。
“招黔首,招不来让游缴先干着,现在奴隶非常紧缺。”
“听说去年抓了大批的燕国逃民,奴隶应该越来越多啊。”乡长疑惑的看着县令。
去年燕国大旱,粮食减产,民不聊生,老百姓四处逃亡。统一前,原先的山东六国,并无立户分家规定。
古代产能低下,人们多是抱团取暖。对于小门小户来说,实行不分家的协作生活方式,对抗天灾能力自然要强一些。
秦统一六国后,全国也强制性的推行了分家立户。遇到天灾,对小门小户来说就是灭顶之灾。老百姓吃不饱饭,交不上税,就会四处逃亡。秦朝律令对逃亡者极为严苛,一旦被抓到,就会被贬为奴隶。
“都去修皇陵了。”县令看了一眼外面,掩着嘴小声的说道。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后,便开始修建骊山陵墓。统一前,由于常年对外用兵,秦国的国力和人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骊山陵墓工程一直进展缓慢。
秦统一六国后,可供使用的山东六国俘虏和奴隶成倍增加,骊山陵墓的修建便加快了进程。在工程的最鼎盛时期,曾有七十万刑徒、奴隶在为秦始皇修建皇陵。
“对了,过几天,县丞接替我的职务,以后和他打交道谨慎一些。”
“凭什么让秦人当咱们楚人的县令。”乡长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
“嘘,小点儿声,这都是早晚的事儿。”县令冲乡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