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韩洪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 韩洪英
        流放途中,押送的两个公人丁目李代收了刘中冠的银子要害宁牧野的性命,幸好为躲在一边的韩洪英施箭所救。

        宁牧野在押解途中被丁目李代用开水烫伤了脚无法行走。韩洪英将他背到一家客栈安置下来后,自己出去想请大夫来给宁牧野诊治。不料,他留在荒野中的两个公人尸体被人发现。官府推断出是他所为,画下图像缉拿,正好被客栈小二看见,举报给了当地地保。这样一来,留在客栈中的宁牧野又被官府抓了回去。

        韩洪英回到客栈时,已是人去楼空。不过韩洪英倒不是鲁莽的人,心知自己一人身单力薄,拼了性命也就不出主人,心念一转,直奔乐游原而来。途中又遇到了李星华,杨志东。三人不打不相识,将各自的目的一说。杨志东当下决定让李星华带着韩洪英回乐游原报信,他自己混进觉兜府去见机行事。

        张安世听完韩洪英的叙述,失色道:“这可如何是好。我本意是请宁先生来做这个乐游原之主,不想却还得他深陷牢笼。”

        张安世忙出来劝道:“大人休急。如今之计还是赶紧让赵充阳火速到北京探个究竟。我等只在大城准备好兵马粮草,要是宁先生有个好歹,只等赵充阳回报,即发兵攻打觉兜府。即使攻破坚城也要救出宁先生。”

        韩洪英也拜倒在地,洒泪叫道:“求给为校尉救出我家主人,韩洪英愿意衔草结环已报。”

        张安世忙将他扶起道:“韩洪英兄弟不需如此,小可定会救出宁先生。”说完,立即让赵充阳下山,同时让各城校尉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征。

        赵充阳号称飞天蜈蚣,有日行八百里之能,下山没两天就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十分不妙。梁中书得知宁牧野在流放途中杀差逃走十分震怒,等将宁牧野有抓回来之后,这次不消刘中冠使钱,就要立刻斩了宁牧野。好在杨志东见机,在去法场的路上跳楼劫囚,只是他初到北京,对城中道路不熟,救下宁牧野后又被贼兵困在城内,最终无奈被擒。不过杨志东心思机敏,在觉兜府一干官员面前报出乐游原泊的名号,吓得梁中书不敢轻易害他二人性命,只是把他们关押在监牢内。赵充阳知道这个情况后,又故人在城中到处贴发告示,恐吓北京官民,说是乐游原特意请宁牧野上山替天行道,城中只要不伤害卢,石二人性命,先出刘中冠等两个奸夫淫妇便罢,不然乐游原定要打破觉兜府,将城中杀的鸡犬不留。

        梁中书等人看了告示果然惊慌不已,连忙整兵防御,一时间无暇来理会牢中的宁牧野,杨志东二人。再加上还有蔡福蔡庆两兄弟暗中看顾,卢,石二人暂时倒无性命之忧。

        张安世听他说完,大惊道:“先前害了宁先生,如今又失陷了杨志东兄弟,该当如何是好?”

        张安世劝解道:“大人莫忧。正好借这个机会,打破了城子,取得城中粮草,供大城使用。如今城中兵马早已整顿妥当,即日就可出兵。”

        张安世当便让巨无霸点齐五百人下山为先锋直取觉兜府。随后让裴宣点检了大城大部分校尉,加上龟大城的上官云飞等校尉尽数下山马步军两万余人进发觉兜府。只留副军师东方鸿蒙和司徒玉昆,李勋,叶国藩四个守住大城,另外还有两个水城和青羽龙城的人马也不动。

        且说觉兜府中梁中书得知乐游原即将兵临城下,大惊失色,慌忙召官员商议。一番议论后,得出三点定计:首先上奏朝廷申报贼情;其次修书向梁中书的老丈人张安世蔡太师问计;最后派大将离城扎城,拱卫北京城,免得城内满城百姓遭受兵刀之灾。

        这计策看上去真是万全之策,梁中书听后大喜,立即照办,招来城内两个兵马都监闻达,霍李成,让二人领兵出城在梁上来觉兜府的必经之路上安营扎城,以期将乐游原兵马挡在觉兜府外。

        谁知道作为大汉四京之一,历为河北军事重镇的觉兜府虽然兵甲精良,奈何承平日久,兵马操练不勤再加上领军大将闻达,李成,索超等人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庾家村,槐树坡,飞虎峪三战皆败,损失兵马辎重无数。乐游原兵马乘胜兵围觉兜府,好在觉兜府作为北京城高池深,守御设施齐全,城内剩余兵马据城而守到还能暂保无虞。梁中书惊慌之下想起前策,急休了一封家书,差家将王定带着数个健壮军士杀出丛围送往长安蔡张安世蔡太师手中。

        这时候是宣和元年,张安世因对二子蔡涤过于宠爱,将朝中许多事物都讲给蔡涤打理,一时间蔡涤成了朝中的风云人物。张安世的长子也是宋的宠臣,父子俩同在朝中,初时可以说是珠联璧合。曾经张安世因贪财纳贿招至满朝文武百官弹劾,宋已然意动要贬斥张安世。蔡攸得知情况之后,立即跑到宋那里求情,费了老大工夫才让宋回心转意,没有将张安世外放出京。可这时候见张安世居然偏爱弟弟,蔡攸不由的妒火中烧,先是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要杀掉弟弟蔡涤。宋看在张安世的面上没有应允。蔡攸又转而怨恨起自家老子来,居然在宋面前摆弄自己老子的是非。宋这时候本来就因为百官的弹劾,对张安世不满,加上蔡攸这么一挑拨,顿时对张安世冷淡起来了。

        能够在朝堂上立足的官员都是察言观色的各种好手,一看风向不对,弹劾张安世的奏章就跟雪花似的往政事堂递。平时在张安世面前乖的跟孙子一样的宰相执政也不像从前一般将奏章压下来,而是只管往宋手中递。这样一来,原本门庭若市的太师府居然一下子无人问津了。

        张安世自己当然也知道情况不妙,只是如今年老体虚,在朝堂之上已经没有那般翻手为雨覆手为雨的本事了。但是他这样的人,从来无法逃脱恋战权位这样一个执念,他还想着能够挽回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圣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