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明光宫之火 (1 / 2)
陈汤顺着王商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副官和几个匈奴人的尸体纠集在一起,周围的几个羽林军已经停止了呼吸,但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副官一手以剑拄地,一手牢牢地攥着红色牙旗,将旗杆倚在自己身上。
陈汤这才明白为何几次望去,红色牙旗都屹立不倒,原来副官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后犹自定定地攥着旗帜。杀人如麻的陈汤感到眼泪遏制不住地往下流,身上深可见骨的伤口不那么疼了,周围震天的喊杀声仿佛辽远而又缥缈,似乎自己的灵魂在脱离地面、逐渐升起。
陈汤定定神向副官走去,他解下黑色披风盖在副官身上,猎猎腥风吹动袍摆,副官僵直的身体缓缓向他倒下,陈汤仿佛接过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接住后慢慢放下。他扯下红色牙旗,系在自己的马鞍上,看看周围的亲兵,一个个血透重铠,脸上、头发被血渍凝结成一块一块,陈汤掣出长剑,望空一劈,喊道:“兄弟们跟我来,再去杀他个七进七出!”
羽林军“嗷”地响应,跟着火焰般跳跃的红色牙旗,返身向切割包围的匈奴人杀去,陈汤率大队往来冲突,眼见被切割成几小块的战团越缩越小,心里反而不安:据说柴志平手下有李颜光和韩延寿两个部曲首领,韩延寿被我斩了,李颜光在哪里?
明光宫的大火熊熊燃烧着,浓烟从“桂梓宫”、“汀兰宫”的屋顶上滚滚升起,火焰如恶鬼的舌头,翻卷舔舐着翘曲的屋檐。
柴志平派人从西域运回来猛火油,又买通宫内的太监。这些太监大部分是戾太子刘据之乱中被牵连的大臣子弟,若是没有汉武帝年老昏聩的惨剧,他们能在家族的托庇下成为朝廷新贵,可他们少年时被净身、只能圈禁在明光宫内,亲眼目睹家族灰飞烟灭,从春风得意的世家子弟跌落成任人轻贱的宦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
十年来,柴志平扁访“巫蛊之祸”中被祸及的世家子弟,竟是一拍即合,在这些明光宫太监们的暗中操作下,三十桶猛火油运入明光宫,从宫门到内库一路畅通。一见西市、东市胡人作乱,这些太监立即动手,假装要给各宫各殿的顶部上油漆,将猛火油泼在上面,漆黑粘稠的猛火油顺着房梁流下来。主管明光宫的都太监骂道:“你们在搞什么鬼?呃……”
有人捂住他的嘴,一把匕首从肩胛骨下面刺入,又有三四把匕首从前面刺入,都太监的像麻袋倒在地上,在他咽气之前,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巫蛊之祸的刑余之人号叫着,将火把抛上屋顶,仿佛将飞刀抛向霍光的心脏。
火,几乎是楼上楼下同时燃起,凡是猛火油波及处,橘红色火焰霎时间扩展到“桂梓宫”、“汀兰宫”的整个屋顶,游蛇般爬满廊柱、门窗、扶栏、亭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案几、书架、宫灯、铜器、金银器……无不被荼毒,帷幕和窗帘顷刻间被毒焰吞噬过半。通楼上下闪烁着,鬼魅般跳跃着,忽然轰地一响,猛火油连成一片,整座楼变得火焰山似的,将周匝照得一片殷红。
猛火油特有的刺鼻气息扑面而来,浓烈的黑烟如墨汁氤氲在半空中,翻涌的烈火如赤练蛇般倏来倏往窜伏跳跃。当者无不掩住口鼻、眯起眼睛,只有都太监眼珠像金鱼般圆鼓鼓睁着。
清明门和宜平门的城门领上官安仪一看明光宫起火,顿时三魂七魄吓跑了一半,他原本是上官桀的远房侄子,几乎出了五服,上官桀被汉武帝任命为托孤大臣之后,上官安仪没得到提携,只是个不入流的城门领小官。
上官桀与桑弘羊联手扶立燕王刘旦时,霍光只顾着铲除上官桀的直系亲属,按照上官氏族的族谱挨个清理,不在族谱上的上官安仪反而得以幸免。
事后有人检举上官安仪是上官桀的远房亲属,霍光懒得理这个微末小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再追究。上官安仪捡了条命,从此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抓住把柄,此刻一见明光宫起火,心想正是自己向霍大人表现忠诚的机会,当仁不让地带着清明门、宜平门的巡逻兵去救火。
如果往后数九百到一千年,还能有水龙、云梯、唧筒可用,可城门领手中只有水桶和搭钩,云梯在军械库,只有远征攻城才能用。上官安仪带着不到三百名士兵赶到明光宫内,顿时被地狱般的景象惊呆了,在毕毕剥剥的燃烧声中手足无措,他只能和手下撸起袖子抬水桶往火上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