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李颜光之宴 (1 / 3)
刘贺感觉他所言非虚,倒也对他刮目相看,又听李颜光叹息道:“行商不易,然而朝廷仍旧课以重税,过一道关卡剥一层皮,谁人能体谅商人的难处?”
杨恽接口道:“大汉朝重农抑商,自文帝景帝时就以农桑为本,自武帝时变本加厉,将无数商人家产充公,作为北御匈奴的资金,历时已有百年,苦了天下的商人。”
刘贺听他说“北御匈奴”,转眼去看李颜光,后者并不在意,喝彩道:“说得好,只盼有道明君给商人喘息之机,太史公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便是货通天下的功臣。”
李颜光端起酒杯,八字胡笑得一颠一颠:“你们看我一身匈奴人打扮,以为我是匈奴人吧?刚才要见两位匈奴大贾,故而穿上这身胡服。听闻贵客已到花厅,来不及更衣、匆匆至此,唐突贵客,我自罚一杯。”
众人方才释然,陪着主人喝一杯,众人酒酣耳热,杨恽纨绔子弟固态萌发,想出口问问是否有歌姬舞姬助兴。刘贺见他一脸痴状,止住他问话,向李颜光发问道:“李先生,您可知洛阳附近,发生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刘贺故作轻松地说:“最近我们在洛阳城用金锭兑换钱币,换来十贯零花钱,可这些五铢钱薄于其他钱币,后来打听才知道,这些不是官方铸币,而是有人偷偷私铸的。”
“哦?”李颜光本将一片鱼脍夹到嘴边,筷子顿时不动。
“方才李先生说商人步履维艰,若是劣币泛滥,恐怕更不利于钱货交易吧?”
“此言差矣。”李颜光放下筷子,“文帝曾给断袖之交的邓通铸币权,铸造多少、成色如何,都由邓通说了算,一介男宠尚能如此,洛阳商贾百万,对市面上需要多少五铢钱心中有数。流通的铸币多了,货物流通得更顺畅。”
李颜光拍三下手掌,五名健仆从外面鱼贯而入,手上捧着沉甸甸的方盘,盘上覆盖红绸,在客人面前站定。李颜光掀开一面红绸,黄澄澄的金块一览无余,不是以次充好的“赤金(黄铜)”,而是货真价实的黄金。
李颜光笑道:“若是列位觉得先前兑换的五铢钱有异,不妨由我找补给列位,算是为洛阳城增添声色。只是看在区区在下的薄面上,不要将此事让更多人知道。”
李颜光指指天上,似笑非笑地望着刘贺。
刘贺心念一动:他把我们当成朝廷派下来查访劣币之事的官员了,想拿这些黄金作为封口费。李颜光近期一定收到消息,长安派遣官员微服私访、调查劣币之事。杨恽自有官身,龚遂当过郎中令、官威如影随形,他看这俩人唯我马首是瞻,以为我是这一波‘钦差’的首领——这人果然与劣币大有渊源,若是我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只怕他要将我们杀了灭口;若是我们接受黄金,马上得离开洛阳城,不能在此地多留——怎么办?
杨恽一拍几案正要说话,龚遂严厉地瞪他一眼,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并非主家,要看刘贺怎么说,一句话憋在喉咙里,连声咳嗽。
刘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看得李颜光莫名其妙,刘贺伸出食指和拇指捻一捻,李颜光咬着后槽牙笑道:“就是这么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