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炮新盔甲 (1 / 5)
而这种钻孔铸炮法,不出意外的话能够一直用到后装线膛炮时代……中间变化的不外乎就是原料和加工能力的变化,但是核心的步骤基本没有变。
嗯,哪怕是后世二十一世纪的火炮也是在实心炮管里钻孔,只不过原材料更好并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工艺而已。
但是这种方法用在青铜火炮上周王朝是得心应手,然而在铁炮上却是不利索。
主要原因就是原料问题。
青铜熔点低铸造简单,同时也比较容易加工,然而铁炮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玩意熔点可高了,很难搞出来合格的炮管。
之前弄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实心铁炮管,要么是没办法钻孔,要么是钻出来后火炮性能太渣,一打就炸膛……
这折腾来折腾去,一直到今年的夏天,才算是逐步摸索出来了解决办法,开始用实心铁管钻孔,这弄出来的铁炮其实质量依旧不咋地……
勉强弄出来的铁炮没有铜炮好,但是胜在价格便宜啊,而且质量不好的话,那么就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比如说加厚炮管。
至于重一点就重一点,反正周军也没指望过把铁炮弄成中**的野战炮,至于大口径火炮嘛,一般都是用在舰炮上的,陆军顶多就是弄少量当成攻城重炮使用。
而舰炮的话,对重量就不怎么敏感了,所以重一些也能接受。
如此情况下,周王朝也就弄出来了这几门的铁铸十八斤加农炮,嗯,实际上这玩意是给海军准备,用来当舰炮的。
只不过现在是徐州战役期间,徐州战役那边也需要大口径加农炮来作为攻城重炮使用。
尤其是之前参与扬州攻坚战的第八重炮营,被调往靖江,充当靖江炮台主力火炮后,周军在江北的地面作战部队,其实就没有这么大口径的加农炮用于攻城作战了。
以至于在后续的淮安作战、凤阳城作战里都比较麻烦,只能用海军从战舰上搬下来一些十四斤左右的舰炮凑数,不过效果不太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