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东进战略会议 (1 / 5)
乾武九年,崇祯九年的十二月份,周、明双方围绕着义阳三关乃至整个信阳州地区进行了争夺。
当然了,说是争夺可能过分了些,简单来说是周军以蓄谋已久的闪击,干净利落的夺取了义阳三关,并攻占了信阳城,打开了通往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大门。
此举引起了明王朝的巨大恐慌。
安庆巡抚史可法亲自率军增援信阳州,最后屯兵于淮河河畔的息县。
紧接着,督战南直隶、江西等省的王家祯派遣了万人营哨兵战略预备队以及从安庆抽调了三千边军骑兵急速驰援信阳州。
十二月下旬,周军以信阳州一线,第五混成旅为基础,同时编入临时增援到信阳州一线作战的暂编第一团、独立第六炮兵,第五守备团、第六守备团为第六军。
实际负责统帅信阳州一线各部作战,历任营团长,担任过第一军参谋长等职务的应山守备司令高继忠少将担任第六军军长。
第六军的设立,是为了进一步更好的指挥信阳州乃至中原方向的作战,以打击明军,牵制更多的明军。
同时也是为了把和黄州府一线的第二军分开来。
实际上第二军在黄州府以及德安府的部队,因为距离比较远,同时同时兼顾两个方向的作战,因此名义上都是属于第二军,但实际上一直都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军军长李德少将,其实也是统筹管理了,而以往德安府的战事,基本都是由应山守备司令高继忠少将负责,并直接向参谋部报告。
这一次,其实也就是正式做一个切割,免的高继忠少将上头还有一个名不副实的军长上司。
李德少将的第二军,在后续的东进战役里将会承担一系列江北战役,是以攻打安庆为战略目标的,其战略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已经是很难再同时兼顾到德安府乃至信阳州一线的作战了。
因此,这才有了设立第六军,让信阳州方向的周军独立自行作战。
不过这也只是高层上的一个指挥体系的完善而已,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到这一方向的第六军各部的作战,毕竟部队还是那些部队,将领还是那些将领,任务也还是那些任务。
甚至连最高指挥官还是高继忠少将,基本上没啥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