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介于该杀与不该杀之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1章 介于该杀与不该杀之间 (1 / 4)
        如果叛军首领全部被抓获论罪,徐弘基的罪恶仅次于福王世子,应该能和李永贞争一下第二。

        赵云看着疑惑不解的大臣,说道:“诸位可知京城叛乱为何被快速扑灭吗?为何冉兴让等掌兵权的人会在叛乱初期被一并擒获?”

        赵云指了指徐弘基,“魏国公有大功啊!哪怕诸位今日不找朕,朕也会带你们一起来大牢迎接魏国公出去。”

        怎么回事?他还有功了?

        从一开始,赵云让孙承宗主管五军都督府,故意排挤徐弘基。

        徐弘基名正言顺有了发牢骚的理由,加上他在勋臣中难以比拟的领袖地位,顿时成了福王府重点拉拢的目标。

        待叛乱一起,徐弘基是京城各种叛乱活动的总指挥,于是出现各种飞蛾扑火的自杀行为,冉兴让等人出师未捷身先死,整个行动一团糟。

        徐弘基快速的毁灭队伍,然后自己主动进了刑部大牢。

        刑部尚书赵纯臣是他的忘年交,自然不会亏待。徐弘基认为,外面的敌我双方都可能想杀他,关在大牢才是最安全的。

        最终,他等来皇帝率群臣迎接。

        “朕有功必赏,魏国公舍身犯险,为大汉鞠躬尽痒,授太保衔,为大汉百姓掌运河漕运。”

        群臣称贺,徐弘基得到正一品的太保头衔,这已经是三公级别,没有更高的官位可赏。同时,皇帝看他年富力强,不能整日遛鸟喝茶,必须找点活干。于是,将大汉经济的命脉大运河交给他,以太保头衔都督运河漕运。

        处理完来宗道和徐弘基,赵云此行任务完成,可以走了。

        黄立极提醒,还有丰城侯李承祚昵!

        赵云随口道:“他不比来爱卿和魏国公,实属罪有应得,让刑部按大汉律审理吧!”

        没人再敢提意见,大家都还记得,魏忠贤当政时期,李承祚表现的很夸柳,甚至提出给魏忠贤加九锡。加九锡是什么意思?表面看来是一种荣誉,其实是篡位称帝的前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