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遥想李陵当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8章 遥想李陵当年 (1 / 3)
        郑芝龙感受到皇帝的信任,房子可以给,但不需要留下人质。

        “朕的长子今年四岁,已经到了蒙学的年纪。微臣听闻,京城最好的先生是徐光启徐先生,包括陛下在内,黄宗羲、陈子龙、金圣叹,还有内宫的王承恩都拜徐先生为师,微臣希望儿子能送到徐先生门下蒙学,不置可否?”

        赵云心想,徐光启大才,哪有功夫给你年幼的儿子蒙学?

        转念一想,不对,郑芝龙此举一箭三雕。

        第一雕,还是送人质,一定要把儿子放在赵云眼皮底下当质子。如此,你才能相信我在外面的忠心,不会因为舆论怀疑我。

        第二雕,徐光启真的是大才,郑芝龙接触西方文化,而且还入了教,与徐光启信仰相同,对西方文化非常推崇,把儿子交给他教导再合适不过。

        第三雕,你看看徐光启的学生都有谁?皇帝自不必说,黄宗羲、陈子龙、金圣叹将来都会是高官显爵,那个小太监王承恩也将是宫内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外还有火器专家孙元化等一帮子技术骨干,儿子和他们做同学,将来的前途还会差吗?

        赵云应该答应,因为在上面三个原因之外,他想到另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

        郑芝龙的长子是谁?这个四岁的小屁孩叫郑森。但是不久之后,它将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作郑成功。

        还是小正太的郑成功出现在自己面前,想想都觉得好玩。

        赵云答应了,徐先生那边朕会告知,他本来就开办学堂,让郑森做班里最小的学生吧!另外,郑森改名“成功”,寓意朕的大汉朝将会取得成功,郑爱卿攻取夷州、吕宋的大计也会成功。

        “谢陛下赐名!”

        赵云站起身,因为心中激动,险些崴了脚。他看着窗外的阳光,苍天有眼啊,老天爷给他开了个外挂,让他解除了资金之忧。接下来,只要保障大汉朝的粮食生产,不让老百姓饿着肚子,女真骑兵又算的了什么?

        赵云只需经济封锁,就能让他死去活来。

        王承恩出现,递上一摞奏疏,口中说道:“奴婢见郑总兵在,将有关东南沿海的一些奏疏呈上,请陛下当场定夺,或许有用到郑总兵之处。”

        赵云翻了翻,多是广东一带倭乱的事,随手交给郑芝龙。

        郑芝龙看后,直言道:“并非什么倭寇,不过是刘香、李魁奇等人。在大汉沿海,成气候的海盗还有十多股,不过力量都不甚大,并不难对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