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把希望赌在可能上 (1 / 8)
我不相信爱情。
这句话说出来的那一刻,若是能将六个字投放在全世界人都能看到的公屏上,绝对会有如山似海的唾沫与反驳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反例——从初中就相识相知相爱的青梅竹马到了二十岁之后一起迈向婚姻的殿堂;理论——浪漫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占有之爱、现实之爱、利他之爱;科学——爱情的本质是通过进化和繁衍的力量为主导,通过激素起作用,伴随多巴胺的分泌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生物程序;人文——人类的文学艺术的历史见证了爱情的存在和发展;现实——为爱牺牲,殉情。
没错,这些我自己都能在脑海里列出来然自己也无法反驳的论据已经拥有了巨石一样绝对的分量,若是让更多的人参与,那么我在舌战之中一定必败无疑。
但是,这依然不会动摇我这份认定,无论多少实例无情得甩在我的面前,也不过仅仅证明了爱情存在的表象和存在的逻辑,但是并不能说明爱情这个东西是否真实,是否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棱角分明。
论证他其实很简单。
如果爱情真的如此真实,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拥有?
为情所伤的人不在少数,婚姻的破裂,数年的恋爱和付出换来两个单薄的字节,三角恋——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还有一年十二个月换十四个女朋友的会弹吉他的男人。
为什么他们会失败?为什么有的人终生未嫁未娶?如果每个人都有能力爱上别人为什么别人却爱不上自己?
如果爱情这个东西真实且确定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不长久?短暂的爱情就能够称作为爱情了么?就比如说举例之中那个一年换十四个女朋友的人。
在一起十年可以叫爱情,在一起一年也可以叫爱情的话,在一起一个月是不是爱情?在一起一分钟算不算爱情?
如果非要给爱情加一个时限上的定义,那么坚持多久的才能称作为爱情?在一段感情结束后多久再度开始才能被避免贬低为“无缝衔接”?我相信那些被他人冠以“无缝衔接”之名的人嘴里说出的爱情应该是不被他人所认可的。
问题就来了,爱情似乎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是一个长久的延续,人们对爱情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普遍苛刻,而现实对此却往往相悖,如果说这些失败和不稳定来源于不真的爱,那么找到真爱的几率又有多大?
我记得在闲杂阅读的时候曾留意到某外国经济学的教授发表过论文,他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人一辈子遇到真爱的几率只有0.00006%。
如果不是真爱的爱情不叫爱情的话,依照这串统计出来的数字来看,爱情也不过是一个概率,一个偶然,一个突变和变异而已。而且和生物的优胜劣汰还不同,适应于环境的变异是会被遗传下来,而爱情这个东西却根本没有延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