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做生意要傍靠山(三)
二人离开王府,就乘车直奔汴京府衙了。小六坐在车里,对沁儿说:“朱雀大街上有家卖南北货的铺子,你去那里买些南海郡的特产,挑名贵的买。晚上让小虎陪着,去一趟孙总管的住处,给他送过去。这个孙佑山行事稳重,是个会办事的,我想交下他这个朋友。”
沁儿有些不解:“刚才为他补砚台就已经是帮了他的大忙了,他日后肯定会记着咱们今日出手相助,又必要再专程登门送礼吧?他虽是王府的大总管,但是终归要听昭王的吩咐,只要冯先生把新王府盖好,如了昭王的意,昭王自然器重磐匠坊。咱们又何必刻意讨好孙总管?”
小六没有回答她,而是摇头晃脑的念了一首诗:“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沁儿听不懂,问她是什么意思,小六却故意不说。等沁儿拉扯了两三次,答应晚上给她做好吃的,她才说道:“有一次咱们萧大公子去参加诗会,回来就把这首诗念给我听。我当时也不懂,什么十常侍、百公卿,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后来他给我解释了一番,我才知道,原来这四句诗里描述了经商的一个道理。‘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说得就是商人要懂得结交权贵,背靠大树才好乘凉。至于这‘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你想想,汴京城里,除了皇宫,谁的府邸点缀的最精致?自然是新落成的昭王府,而孙总管负责整个王府的采买,将来新王府落成,少不了要打量置办府上的用度之物。昭王府又不缺钱,素来花钱大方,这可是笔大买卖。就算咱们不打这笔买卖的主意,他孙佑山在王府办差多年,颇有些人脉手段,京中的多少权贵都来巴结讨好他,咱们日后难保不会有求于他。咱们总不能一有事情就去求昭王吧,昭王是什么身份,鸡零狗碎的事儿他是不会管的。”
沁儿问:“你都把我说糊涂了,磐匠坊只会盖房子,又不卖东西,就算昭王新府将来采买的再多,咱们也从中赚不到什么钱啊?”
小六笑着说:“难道我们还能只指望着磐匠坊盖房子赚钱吗?冯先生说,这新王府最快也得两年才能落成。你且等着看,两年之内,咱们就把铺子开起来。不但要卖东西,还要租一处大铺面,让整个汴京城都为之惊动。如果不是为这些事情做盘算,我去招惹伯雅微和牡丹阁做什么?好了,你就先按我说的办,去置办南海的特产,银子要花足了,备上一份厚礼送过去。孙佑山家中有老母亲,也是从南海迁来的,记得多买些能入老人眼的东西。”
两人乘坐马车,来到汴京府衙。沁儿将荐书交给门口的衙役,不一会儿府尹张太清就亲自出门相迎,把二人了内院待客的厢房。
张太清如此客气,一来是看昭王的面子,二来他对磐匠坊早有耳闻,当日皇帝在朝堂上对磐匠坊救助新安的义举大加赞赏时,他就站在殿内。宁国出了这号义商,他也想认识一下。只是他没有料到,这磐匠坊的东家竟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得知小六是磐匠坊的东家时,张太清的表情就同昭王那日初见她一样,不敢相信一个妙龄姑娘,竟能管理一百多号人,把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
张太清请二人入座,着下人看茶,客气地说:“城门的守卫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他们见了片行,自然会木材进城,绝不会怠慢了昭王府和磐匠坊。敖姑娘太客气了,又何须亲自登门走这一遭儿。”
小六笑着说:“我原本早就想来拜访大人了,奈何初到汴京,王府的工程新兴,繁杂事务太多,总是不能得闲。我们磐匠坊在京中开了铺面,能在京城开门做生意,全仰仗大人的府衙,将这京城的秩序管理的井然有序。有大人和这些官差大哥在后面撑着,我们才能安心做买卖。所以说都是仰仗大人庇佑,于情于理我都应当前来拜谒的。”
张太清也笑了:“姑娘言重了,说到底,是全仰仗陛下福泽庇佑,我也只不过是做好这上传下达的差事罢了。”
张太清为人随和,不摆官架,而小六谈吐得当,落落大方,两个人能聊到一处去,相谈甚欢。他们从西郊的昭王府聊到新安郡赈灾,当张太清听到新安郡年前的详细惨况时,唏嘘不已,又对磐匠坊的付出和义举大加赞赏。
谈话间,门外隐约传来了阵阵哭啼声,似是有几个妇人在哭闹。声音穿过衙门,传到了内院。小六侧耳听了一下,有个女人喊得凄惨洪亮,喊得仿佛是:“张大人,青天大老爷,你可得要给我们做主啊!这日子真快没法儿过了!”。
张太清也听到了哭闹声,皱起眉头,有些无奈地站来,唤师爷进来,问道:“矿上的人又来闹了?”
师爷欠着身子答道:“回大人,是矿上的,还是先前的那几户人家。今日来的都是些妇孺,在衙门口跪着。她们倒也没怎么闹,就是哭喊着求大人给她们做主。”
张太清揉了揉额头,叹气说道:“这件事,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没有办法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