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新安街上的老闺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新安街上的老闺蜜
        烧饼摊旁边有两个中年妇人也在摆摊,其中一个卖得是头绳、团扇,另一个卖得是手工布鞋。这两个妇人都是新安本地人,打儿时起就是玩伴,是几十年的老姐妹了。

        卖布鞋的孙大娘看着走过去的敲锣人,对秦二婶说:“听到没?和春班子演出,还不收钱,晚上咱们一起去看戏吧?”

        秦二婶一脸的不悦,自顾在那里整理待售的团扇:“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

        孙大娘满脸歉意:“还生气呢?我真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还记上仇了?是,咱俩确实提前就约好了做喜被的事,可谁成想我说忘就给忘了。我这个毛病,你不是不知道,我真不是成心的。”

        秦二婶撇着嘴说:“不是成心的,不是故意的,你说得倒是轻松。我小女儿快出嫁了,你说好来帮我缝被子。一大早我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左等右等,你就是不来。害我只好一个人缝了六床被子,累得腰都打了弯儿。”

        孙大娘解释道:“都怪我家孩子他爹,大白天的非要喝酒。我看着眼馋,就陪他喝了两杯,这不才误了事儿。”

        秦二婶不听这一套:“哼,你可得了吧!别拿你男人说事儿。咱俩认识几十年了,我还不知道你?八岁的时候咱俩一起放牛,我让太阳晒困了,你说让我去睡,会帮我看着牛。等我睡醒了,你身边只有自家的牛,我家的牛早就跑没影了。我找了三里地才把牛找回来,回到家天都黑了,差点被我爹揍一顿。”

        小六觉得好奇,支起耳朵听两人说话。

        秦二婶又接着抱怨:“我出阁那年,你说给我绣鸳鸯鞋。办喜事的头一天你才把鞋送来,鞋上本该绣两对鸳鸯,左右两只脚上各一对。可我穿上鞋一看,左脚那只鞋只绣了一只公鸳鸯,压根就没有母鸳鸯的影儿。缺的那只母鸳鸯,是我这个新媳妇熬了一宿补绣上的。”

        孙大娘脸上有些尴尬:“这不是在说闺女这次的喜被嘛,你怎么又提起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再说了,那牛丢了,我也没扔下你不管,是咱俩一起走了三里路找回来的。还有绣鞋那回,我心里过意不去,回头又给你绣了一个百年好合的帕子。前后给你道了多少歉,赔了多少罪,你怎么还没消气?”

        秦二婶就是觉得不解气:“你都是事后诸葛亮。这些麻烦事都是你这爱忘事的毛病惹出来的,你难道不该向我赔罪吗?”

        孙大娘词穷,两个人互不搭理对方,不再说话。秦二婶还故意将自己的摊子往一旁挪了挪,与孙大娘隔出了一段距离。

        小六摇了摇头,真希望看她俩能一直这样拌嘴,假如岁月静好,新安无恙,那该多好啊。

        她走到秦二婶摊前,询问头绳的价格,将头绳都买了下来,又故意问:“大嫂,这附近哪有卖鞋的,你知道吗?”

        秦二婶接过铜板,已是满脸喜色,听闻此言,忙指着孙大娘的摊子说:“她这儿就卖鞋啊!”

        小六走到王大娘的摊前,拿起一只鞋,仔细打量:“大嫂,你这鞋子看上去不怎么结实啊?”

        王大娘刚才还跟秦二婶打嘴仗,也许是刚才生了气,脑子一时拐不过弯来,这会儿在生人面前反倒有些支支吾吾的,回答了几句都说不到点上。

        秦二婶看了着急,怕她错失了买卖,忙上前来帮她解释:“姑娘,这鞋底是手工纳的千层底,不容易坏,还透气吸汗。鞋脸上的布用的是北方的黑缎绒,你摸一摸,那可是软的很。你再放平了看看这鞋帮子,端端正正的,口门不起角不起空。她可是做鞋的老手了,买她的鞋子,你大可放心。”

        小六拿着鞋子反复看来看去,秦二婶继续在一旁介绍着这布鞋如何好,说得头头是道,就跟这是她自家制作的鞋子一样。

        小六出手也是大方,没有讲价,将摊上摆着的所有布鞋都买下来。沁儿把这堆鞋子抱到马车上,两人又重新回到烧饼摊等新出炉的烧饼。

        王大娘数着钱,朝秦二婶笑,一单买卖过后,两人已在不知不觉间和好如初。王大娘今日遇到了大主顾,秦二婶也替她高兴,说:“鞋子都卖完了,你早点收摊回家吧!”

        王大娘说:“回去了也没什么事,我再陪你守一会儿。等会太阳大了咱们一起收摊。今天赚了不少,我去买些点心小吃,晚上咱们一起去马球场,边吃边看戏,跟小时候一样。”

        秦二婶脸上已是雨过天晴:“这么大年纪了,还吃什么零嘴。到时带着孩子们去,让他们吃吧。”

        不一会儿,一百个烧饼都做好了,小贩还多送了两个,用大纸包好,放到了小六的马车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