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超自然现象调查局 (1 / 2)
老七原本名字不叫这个,他原名叫齐贤,刚来局里工作的时候,同事都管他叫老齐,后来叫着叫着,不知怎么的就叫成了老七,当然,现在也就他的同级和上司才这么叫他,不过他逢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还是喜欢让人叫他老七。
“走吧,回家。”老七摆摆手说道。这个“家”可不是自己的家,而是指的基地,就像是部队里把枪叫做“烧火棍”一样,是习惯性的叫法。
收集完资料,老七一行人开车来到一家公司门口,这就是他们的分局基地,从外面看是一家安保公司,名叫“安泰安保公司”,寓意为国泰民安,倒也与他们国安的身份相符。虽然这家安保公司是为了掩饰身份,但是公司却是真的,也有牌照,还是会正常的对外接受雇佣。但是公司里的员工都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人,比如刚毕业加入国安的实习生。
把车停入车库,坐着电梯一直往下百多米,电梯才停下。真正的基地坐落在安保公司120米到150米的地下深处,共有六层,第一层和第二层是他们平时工作的地方,第三层是餐厅,第四层是宿舍,第五层是他们平日里训练的地方。第六层则是整个基地里最重要的地方—基地的储藏室。
这储藏室可不是储藏食物的,而是存放了调查局成立以来所收集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有实物,也有视频资料和纸质文件。比如一把战国时的古剑,历经千年却依旧锋利无比;又比如一块成人手掌大小的鳞片,却坚不可摧,水火不浸,当然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储藏室的宝贝。
来到地下二层会议室,众人落座。华玲是老七的助理,自然坐在了老七身边,高飞坐在老七另一边,然后是三个调查员,刘涛、李强和新来的傅永明,坐在最后的是陈新宇,他是整个调查小组的后勤保障,平时出任务的装备调动,资金,伙食都是由他来负责,可以说是整个调查小组的大管家。
老七点着一根烟,抽了一口说道:“华玲,调取档案吧。”
“好的,头。”华玲熟练地打开电脑,登入内部网络,进入内部系统,然后把电脑拿到老七面前。
“头儿,需要权限密码。”
老七输入了那个好久都没用过的权限密码,进入了系统,调取了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营口坠龙事件”的SS级档案。记得上次输入这个密码还是因为调查一起第三类接触事件。电脑通过智能投影设备自动投射到屏幕上,众人这才了解到详细的“营口坠龙事件”的真相。
《营口坠龙事件》是指1934年8月初,《盛京时报》“龙降酿灾”文章报道的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下降,弄翻三只小船,卷坏工厂房子,导致9人死亡,掀翻火车的社会事件。
该事件的过程是这样的。1934年7月初,营口很多人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人们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水浇,寺庙僧侣每天为它作法超度,数日暴雨后它消失了。看见者说它与画上的龙模样一致,有四爪和鳞片,嘴上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来米。
8月初《盛京时报》“龙降酿灾”新闻报道: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后来巨龙在水中折腾,整条和上波涛汹涌,巨浪滔天,沿河的民众以为是龙王发怒,家家渔船靠岸,不敢在河边居住,更不敢下河打鱼。
8月8日,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腥味远飘,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这在动物界罕见,鳞片装了两大筐,死亡前声音如牛叫。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为“营川坠龙”等,图文并茂,轰动一时。观者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时涨价。骨架保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做标本,后因战争时期**乱,下落不明。
除了这些文字资料之外,档案里还附带了照片和视频资料。
“怎么样,看完这些资料,有什么看法没有?”老七半躺在座椅上,抽着烟问道。
“老大,根据资料来看,上面所说的龙,和发掘出来的化石还有现场的目击者所描述的龙,从大小和形态上来看,完全不一样,不过到也有不少相同点”傅永明说道。
老七点点头问:“哦,详细说说。”
傅永明指着投影说道:“恩,那我先说说说不同点。首先在体型上就有很大差异。你们看,这是在档案中照片上的龙,身体细长,头生双角,四肢相对来说短而小,根据档案记载似是缺水而死,说明它不能离开水太久,与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龙极为相似;但是前些日子龙岗山出现的龙,体型更为庞大,几乎占满了整座山顶,背上长有巨大的翅膀。从现场拍到的照片来看,这家伙的四肢长而强健有力,而且这家伙会喷火,倒是与国外的神话故事中的很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