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前浪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前浪 (1 / 3)
        涌泉关,定淮军大营,闪耀着篝火的帐中摆了一局棋,手谈者分别是李璟年和袁苍梧。

        作为武安侯府头号幕僚,这几年袁苍梧存在感越来越低,几乎淡出了人们视野,但从来没有人敢忽视了这位未到天命之年便已白发苍苍的中年人。

        中原帝师郭元茂曾经为谋士评级:短视算得失,长远算人性,通透算命运。对于袁苍梧,他给出的评价是:一言可以危邦,片语可以兴国。

        然而袁苍梧入淮川二十载,与其说是一名谋士,更不如说是一个儒将。前十年不言不语无人问津,一出手便掀翻了整个棋盘,淮川如今的局势,可以说有他浓重的手笔。

        十年以前的淮川,虽然早已纳入大周,但淮阳王府正如日中天,大权总揽,原本只负责治安的铖卫军逐渐壮大。李璟年贵为大将军,掌管淮川军防,却只能龟缩在定淮军自家一亩三分地内,看着涌泉关的防务一步步被取代,自己则不断边缘化。

        直到西厥大军兵临涌泉关,蛰伏十年不声不响的袁苍梧,终于登上了淮川的舞台,他以谋士身份,行大将之事。

        先是涌泉关破,城卫军损失惨重,之后西厥二十万人兵分两路,侧翼牵制住李璟年的十万定淮军,余下十万人马直逼淮阳城,此时淮阳城内仅剩四千残卒,形势岌岌可危。

        正是潜伏在城内的袁苍梧以定淮军的名义带大队人马用铁血手段收拢溃兵,斩杀意欲退守的公卿士族,接管淮阳城防卫大权,随后令亲信封锁其余城门,只许进不许出,开启了长达三个月的守卫淮阳城之战。

        这是淮阳城第二次全民抗战,城外的李璟年得到袁苍梧的信号,撤出正面,越过涌泉关,阻击敌人后路补给。城内则由袁苍梧全权发动。

        他将源源不断的人调上城头,三个月内,西厥人数次登上城楼,皆被打退。期间,袁苍梧不断派出人马,将淮阳城周围数十里内的粮食、房屋、农田、桥梁等尽数烧毁。

        腊月底,西厥人攻势达到顶点,此时淮阳城已再无一守之力,袁苍梧开始组织撤退,临走时一把大火,将淮阳城付之一炬,而李璟年整合各路援军,也终于将敌人粮道截断,开始反扑。西厥补给被断,夺下的又是一座空城,无力再前进,终于撤退。

        这一战城中十万男丁死了近半,淮阳王府的势力损失殆尽,最初是派遣家将、护卫,后来只要是年满十四岁男子全部被逼着披甲上阵,至于铖卫军早已名存实亡。

        此战后定淮军全面掌管了淮川,袁苍梧逼迫的人人皆有守土之责也深入淮阳民心,定淮军在淮川的威望无人可比。

        而此刻的淮阳王府,先是丢了涌泉关,溃败的城卫军大部分被李璟年收编,守城战又被夺了防务权,公卿贵族则让袁苍梧以怠战之名杀了一半,城楼上又死了一半,王府处境危如累卵。

        所有人都以为淮阳王府可能就此没落,执掌淮川的该是李璟年了,甚至长安都来了诏令,加封李璟年大都督,同时令其主导淮川的重建。

        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低调怀柔的李璟年直接还权给了淮阳王府,自己只带兵回到涌泉关,不仅如此,他还帮淮阳王重新组建了铖卫军,淮阳王府由此得以续存。

        淮阳王感其恩,此后一心治理淮川,不再插手军防,才有了如今淮川的繁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