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却道故人心易变 (4 / 4)
程淮安闻言点点头,自是懒得管他用的什么门路。至于准备相应的文书契约,鹿隅这小子做事用不着操心,程淮安也无须过问了。
“诸位,散了,等过些时日开张大吉,再来庆贺,燕兄若不嫌弃,跟我们回军营,带你去杀杀西厥探子。”程淮安一脸殷切地望着他。
燕歌行鸟都不鸟他一眼,起身便走:“嫌弃的很。”
不管燕歌行,几人一同前往阿妾山。
淮川与西厥从没有过和平的交流,所以也没划分过国界,这期间的百里之地便是百十年来两国交战的百万人坑。
涌泉关是淮川的第一道也是唯一一道防线,一旦西厥人越过了涌泉关,整个淮川便如同被剥光的少女一般任人践踏。原本淮川都城是在更东的原州城,淮阳只是一座不起眼的边陲小镇。
四十年前涌泉关第一次沦陷,紧接着淮阳城破,整个淮川便被西厥人的铁蹄踏了个遍,一个月后全境失守几近亡国,时任淮阳王向中原大周求救,孝武皇帝发兵淮川才得以苟存下来,此后淮阳王正式向大周称臣,淮川成为大周一郡,同时迁都于淮阳,以都城守国门,才有了如今的淮川第二大城。
十年年前涌泉关再破,岌岌可危之时,在袁苍梧的计策下,淮阳城坚壁清野,全民皆兵,王公贵族尽数上阵,死守城门,最后一把大火熄了厥人东行之志,淮阳城再次化为灰烬,这十年又是重建于废墟中。
十年前程淮安还是刚进定淮军新兵营的护旗小卒,面对西厥的先登部队,老兵全部覆没。
此战过后王府和李璟年认为斥候部队失察,无法及时探知敌情,因此有组斥候营的心思,恰好被程淮安抓住机会,一举发家于阿妾山。
弓弦军主要负责巡查关外,但是分工并没有那么细致,到如今不仅要刺探军情,战前深入敌军腹地,收集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饮用水源、行军驻军路线、绘制成**,还承担了工事修缮任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从涌泉关外一路到西厥东大门蔽云山,耸立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烽火台,也归弓弦军驻守。
作为斥候营,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反敌方侦查,解决岗哨,剿杀敌探,行刺将领,这些才是成就弓弦军在淮川赫赫凶名的来由,当然代价也是残酷的,十年来虽未起大战,但是全军千人的编制到今日,第一代熟面孔已不足四成。
阿妾山后林的石碑已有数千,黄土底下并没有埋人,这些是生前立的,人都死在了涌泉关外。温和年代尚且死了这么多将士,可知战火降临的时候又何其惨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