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刀刀刀 (1 / 4)
江湖不是衙门,不必向权贵献媚。
大凡文人,即便不懂武艺,即便不涉足江湖,也会喜欢剑,就像胭脂之于女人一样。中原前朝曾有著名大儒周西龄以剑士身份游说喜好击剑却不惜剑士生命的皇帝,旨在开悟君王治国大道。
“巧论三剑,一言定邦。”而周大学士也极力推崇文人论剑,他死时留下遗言:棺中放剑不放笔,此后文人挂剑之风便盛传开来,多少人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可惜文人心中的豁达豪放迂腐抑郁,以为只需一剑在手,自然扬眉吐气,豪气干云,哪怕他们甚至连只鸡都杀不死。
但刀之于文人则不同,就像有些女子敢于素面朝天不施粉黛,是她对自己丽质天资的自信,同样,刀不同于普通士子佩戴的雕花挂穗的文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抑或陈迂酸腐的儒生,是绝对不敢舞刀弄枪的。
陆鸣便是一个耍刀的书生,作为中原荆楚人,家世既不显赫也不潦倒,从小读儒学剑,少时也与多数读书人一样,有建功立业、慨然用世的志向。
及冠后便挂剑去国,辞亲远行,游学于中原,最终去到长安参加了科举,以中等名次录取,却没能出仕做官,辗转多秋当了了长安大族的客卿。
自知中人之姿,所以也并没有许多文人那般郁郁不得志的精神症结,相反,多年游历不仅增长了他的剑术,更让他江湖气息愈发浓厚,在去国离乡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长安当了一年的幕僚的所见所闻,更是让他看透了这些读书人,只有在落寞的时候才会满嘴的忧国忧民,一旦得意,这些家国情怀就像冰山一般潜入海底,无法显现。
读书人得志,动辄忘形,一切男盗女娼蝇营狗苟趋炎附势便会在他们口中所谓的人生况味掩饰下演绎的冠冕堂皇。昔年夫子仗剑四游,种种际遇恐怕也只有身上的三尺须穗能够明了,然而在陆鸣看来,这酸腐的胃气,恐怕能令剑锋生出铁锈。
于是他弃文弃剑,提刀远行三千里。
程淮安隐约记得几年前师傅袁苍梧说过一次淮川来了个不错的读书人,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当时弓弦军也曾邀请过他,婉拒了。至于后来他成了淮阳城内第一大帮派的首领,程淮安没上心过,不是他看不起江湖,而是这淮阳城内的百人帮派确实小家子气。
不过袁苍梧向来不待见读书人,陆鸣能得到他如此高的点评实属罕见,所以这份面子他给了,否则管你是谁,从没有旁人主动造访能登上这摘星楼。
陈慈姑娘亲自领他上了鹿台。
来人容貌清雅,丰神俊朗,虽已入绿林多年,儒门气质尚存,眼神十分自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