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 初中历史老师第一节课讲高唐县文化历史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之 初中历史老师第一节课讲高唐县文化历史 (3 / 3)
        1945年高唐解放,人民政权属冀南第二专署。1941年初将高唐县分为唐北县和唐南县,同年秋又合二为一,复名高唐县。1949年,高唐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员公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50年将茬平县侯桥等11个村庄划归高唐县。1956年3月撤销清平县后,将其旧城镇划入高唐县;同时将茌平县琉璃寺乡划归高唐县。1958年12月,**批准撤销禹城县全境并入高唐,1961年10月恢复禹城县。高唐县仍辖原境。

        改革开放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农业经济在稳定传统粮棉种植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林果、畜牧为支柱,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99年粮食总产38.9万吨,棉花总产19.55万担,蔬菜总产43.4万吨,果品总产3.2万吨,大牲畜存栏量达30万头,鸡存栏量1180万只。农业总产值达14.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3元。工业经济在改革中的崛起。进入九十年代,高唐县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围绕优势产品的膨胀和提高,存量资产优化重组,新增资产优向投入,培植骨干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业发展路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骨干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并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有中国最大的农用车生产企业-山东时风集团、中国一流造纸企业-山东高唐纸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油脂生产企业-山东高唐油脂集团。高唐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东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京九铁路聊城站、临清站均50余公里,距离津浦铁路德州站60余公里,联通京九、京沪、京广三条南北大动脉的东西大通道济邯铁路在高唐设站。公路四通八达,国道308线(青岛至银川)、105线(北京至珠海)及数条省道交汇于县城,连接乡村的公路纵横如织。邮政电信事业发达,电力能源供应充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功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一个园林式现代化小城市的雏形。

        在我们高唐有着特色美食:

        高唐老豆腐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特色小吃。高唐老豆腐又称豆腐脑,吃起来滑嫩爽口,豆香、料香、卤香口味独特,是远近闻名的高唐名吃。

        高唐特产栝蒌。葫芦科,王瓜属,多年生草本雌雄异株攀援植物。名贵中药,多生于白沙壤土中。

        高唐驴肉出名,尹集老王寨驴肉更负盛名,他们加工驴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人俗称驴为鬼,故称驴肉为鬼子肉。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国家,也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聊城呱嗒,聊城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

        老王寨驴肉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特产。老王寨驴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色成酱紫,刀口明亮,清香鲜美,肉烂不散,软而不松,香型独有,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肾之作用。

        高唐鬼子肉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特产。高唐鬼子肉呈酱紫色、有光泽,味道清香鲜美、肉烂而不散、软而不松、香而不腻、百吃不厌,而且具有活血、降血压、滋补益身的作用。潘家驴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县文史记载,高唐县尹集镇徐官屯村潘姓人家乃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自高唐城南迁来,道光初年(公元一八二一年)我潘氏族人宰杀马、牛、驴等大牲已初具规模,从牲畜的宰杀到熟肉的制作和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龙流水作业生产线,加工的熟肉质量不断提高,煮肉用的配料由过去的六、七种,增加到二十多种,所以人们赞誉“潘家的驴肉出锅十里飘香”,这就是“十香驴肉”的由来。

        高唐罗汉饼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特产。高唐罗汉饼似月饼、无陷,层层叠叠形似罗汉,特点是绵软酥松,层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腻,配料考究严格,工艺复杂精细,具有较浓的传统特色。

        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人遗留下来的古迹,义和广场、书画一条街、涸河墓群、齐盼子墓、华歆墓、清平文庙、大觉寺、李苦禅艺术馆、岳堂水月庵石塔以及孙大石美术馆,因此高唐县不光有“金高唐”之称,还素有“书画之乡、棉花之乡、豆腐脑之乡,锦鲤之乡,电动车之乡”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