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与时俱进的书法协会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与时俱进的书法协会 (1 / 3)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理所当然是这样的:起始阶段(又称从0到1),发展阶段(又称从1到n),转型阶段(又一次从0到1),以及消亡阶段。

        叶晨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有机会走上这条道路。之所以能联想到企业生命周期这样的话题,完全归因于此次对书法协会的拜访。

        说是书法协会,不如称之为书法外包公司。叶晨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墨宝”,由衷地发出了感叹。书法社众人外加金恒兄妹在书法展览厅中逛了几圈,也都没了什么兴趣。

        叶晨从老教师口中得知了书法协会的一些日常运行机制,基本上跟市面上的甲方公司没什么太多区别。首先是协会中的市场部门,他们负责做市场调研,也就是对达官贵人们的书法喜好进行定制化分析工作;然后交由人事部门寻找合适的民间书法家们进行“创作”;最后则是由宣传部门对搜罗来的墨宝进行包装,卖到相应富豪手中。

        这完全现代化式的产业链,让叶晨不禁有些怀念书法协会那段青涩的起始阶段。最开始,也就是几位书法圈子里有些地位的人,抱着振兴书法的态度搭建起了这么个平台;在之后“志同道合”之人越来越多,协会不得不开始选择盈利;然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陪酒女”事件,若是没有触及法律和道德,想来现在书法协会也不比上市公司差多少;最后啊,就是书法协会痛定思痛的转型阶段,期间应该也有不少故事,只是叶晨等人不得而知。

        但事实证明书法协会这次转型是成功的,协会财政收入连年增长,顺道带领了一批衣不蔽体的穷书画家发了小财。

        如果不讨论书法协会“振兴书法”的初心,叶晨认为书法协会可谓是功德无量了。毕竟有的时候,吃饱肚子要比梦想更为重要。

        这思路转换过来以后,叶晨也就没太在意眼前劣质的“墨宝”们了,就抱着参观一家成功企业的心态“欣赏”了起来。

        “叶晨哥哥,你说这些书法作品质量这么差,会有人买吗?”金思琪在叶晨耳边轻声说着。

        叶晨笑了笑,轻轻拍了拍金思琪的小脑袋,“这个世界上真正懂书法的人可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少。这些作品配那些富豪们也绰绰有余了,毕竟也就是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他看着金思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有些想笑。要这丫头理解供需关系、市场机制,也着实有些难为她的“书法”脑了。

        金恒看着这些所谓的作品,脸上收不住地露出了些许鄙夷,“真没想到书法家们梦想的发源地竟然满是铜臭味。”一旁的妹妹也附和着,点起了头。

        倒是这位陈寒若学姐接受现实的能力比较强(当然也可以说没有那么多书法情节),自顾自地游荡在展览室中。

        老教师将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暗自给几人贴了标签,兄妹二人加金思琪“书生”气节太重,不适合在此地发展;陈寒若倒是不错,以后留在这里混个一官半职没什么问题;最后是叶晨,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本来就是个“游牧”性格,想来也不愿意被束缚在这一亩三分地内。

        老教师此次带着几人来书法协会,表面上是来参观,实则是想给自己找几个可靠的接班人。

        几人没了兴致,正准备离开之时,书法协会的主席带着几位“领导”走了过来。

        从面相上看王主席60左右,如果不是头顶稀疏的头发,应该能看着更年轻一些。主席今天着一身唐装,面容略带喜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