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合训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合训 (2 / 3)
        短短一个月就支起了几座草屋和围墙,张元彪作为一个土木工程的学生,虽然在工地上没怎么呆,但是画图的能力还是有的,就仔细规划了一个大量使用混凝土和砖瓦组成的“武装保育院”,说起武装,其实也就是有些自保的能力,不仅围墙外设置了深深的壕沟,还在围墙的分段上设置了易守难攻的独立混凝土碉楼,其实就是一些有着射击孔和瞭望台的小碉堡,给孩子们玩嘛。

        保育院的中心是一个混凝土钢筋结构的二层大楼,一层门被设计的很窄,窗户也开的很小,密密麻麻的射击孔和小型的观察口是采光的主要来源,二楼更是设计了凸出去的炮台,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建筑物,菱角分明很奇怪,给孩子们玩嘛。

        张元彪看着这样的设计草图,很是满意,尤其是这个保育院中心建筑那高高的钟楼,上边会镶嵌上一个大大的钟表盘,孩子们的时间意识那是要从小培养的嘛。

        落难的阿姨们带着全国各地收罗过来的孤儿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小朋友们作为临清军英雄的孩子们,从小接受着张元彪安排的新式教育,不学什么四书五经,不学什么怪力乱神,孩子们识字之后,就开始学习律法、工程或者生产的技能,不分男女都要接受军士训练,等到长大了就去临清军的产业之中担任军官、教师或者工匠学徒。

        虽然时间很长,但是这样的保育院却是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惟一的家就是保育院和临清军,那些管理孩子的阿姨们也都是不愿意出去的苦命人,孩子们也会给她们足够的慰藉。

        当然,如果那些登莱的女子,想通了愿意嫁人,张元彪也是支持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崇祯五年就这么平静的结束了。

        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崇祯六年的二月,已经恢复了元气的临清军在这一年的初春季节,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合训。

        两千人的临清军本部人马在王树正与李国藩的约束下,带着一千五百人的辅兵队伍在临清县打着“剿匪安民”的幌子,进行了长途的行军训练。

        一千五百的游骑兵分为十五个百人队,在自己军官的带领下列着整齐的队形在小路上前进。

        一个个军士都是穿着红火色的大衣和白色的裤子,扛着燧发火铳带着三角帽在路上大踏步而行,身上的武装带和大大小小的装备晃晃悠悠地摆动。

        每个百人队的一侧是百户与总旗,身后跟着一个旗手高举着军旗,在往后就是两个鼓手和两个笛手,他们吹打着“掷弹兵进行曲”,通过音乐和鼓点,约束着军士们的步伐和行军速度,悠扬的笛声也是一种很好的抚慰,不会让军士们因为身处异地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正前方敌军骑兵逼近,组成空心方阵。”一个亲卫白马骑兵从远处策马而来,传来了山坡观察的张元彪的命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