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南下,找赵桓去!(求订阅,求月票)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南下,找赵桓去!(求订阅,求月票) (3 / 4)
        第三,这次科举大比特别突出了文武并重!不仅要大量取文士,而且还要大量取武士。而且文武两科举子在通过礼部试和兵部试后,还要一起参加殿试,由金陵天子赵桓亲自出题考策试——不管文士、武士,都要在一处大殿内外(里面呆不下就在外面搭棚子),做同一道策试题。

        赵桓稍后会在多达1000篇锦绣文章中取出文武状元、文武榜眼和文武探花.......

        最后,在殿试结束后,文武进士们还要一起出金陵宫城的东华门游行,以示荣宠。

        这可真是好一番的太平祥和,好一派的安定气象啊!

        ......

        “这次大比取士1008人,其中文进士605人,武进士403人,俱是真才实学之士,假以时日,必是国家栋梁,臣先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这日晨间,在金陵旧城内的崇政殿会议之上,负责文进士考试的礼部尚书宇文虚中第一个站出来,向赵桓贺喜了。“尤其可贺者,是武进士数量之多,武艺才学之高,远胜以往。若非官家在大比之前下达明诏,宣示文武并重,号召天下士人执笔从戎,焉有如此之多的武进士?”

        “宇文尚书所言极是。”

        礼部侍郎秦桧也紧随其后,站出来说话了,“朝廷并重文武之士,为的是行书生掌兵之法,以文武双全的读书人为将,以组建新军,抗衡北方,以全东南!官家,若能真正推行书生掌兵之法,大宋中兴就有望了!”

        原来赵桓也是很有想法的!

        他虽然怂,但并不是不知道大宋重文轻武的弊端......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怂啊!

        既然知道这个弊端,赵桓当然得想办法解决了!

        而他解决方案听上去也不错,叫做“文武并重、书生掌兵”。所谓文武并重,当然不是让那帮带兵的武夫和堂堂文官一样“重”,而是要实行文武进士一样“重”。

        而他重视武进士的目的,则是要以武进士为中高层军官,组成一支由书生掌握的新军,以维护他这个金陵天子的统治。

        赵桓的这个心思,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原来大宋那些武人为将的军队,在抗金之战中的表现太让人失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