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邋遢老人 (2 / 8)
原来,此寺在唐朝时期,这里出现了一位大德高僧,被称为“鉴真大师”。
那鉴真大师曾在大明寺内讲律传戒,名闻遇迩,为众多僧俗所景仰,时日一长便有了崇高威望,享“江准化主”之誉。
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接受东瀛(今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
却在当时,他的弟子们因道路遥远,“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犹豫踟蹰不愿前去。
鉴真大师却毅然決然,义无反顾,“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不畏艰险,虽然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
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他以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而到达东瀛之时,双目即已失明。
鉴真在东瀛传播佛教戒律、兴造寺庙佛像、广授书画技艺、推广医药饮食、弘扬大唐文化,被东瀛人民奉为“文化恩人”,也成为大唐与东瀛邦交友好的标志。
此时,大唐成为了“大明”,东瀛变成了“日本国”。
段天瑞道:“大唐与东瀛友好,而此时我们去往即墨,却是领朝廷之命要防备海上日本国的倭寇,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只听谭春把这大明寺的历史又从唐朝讲到了宋朝,继续道:“那宋朝诗人‘仲并’,写了一首诗《题大明寺》中有几句这样写道,‘缓步大明寺,山光佳有余。郊原自春色,物意如相娱。’两位大人想想,既然宋朝人都有写‘大明’寺,那到了咱们大明朝,自然是保留大明寺的威名了。”
龙子峰道:“听说这寺里曾有一座‘栖灵塔’,世伯若想要看看这经历了近千年的大明寺,侄儿愿与谭春领世伯前往。”
“是了,那栖灵塔共九层,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唐代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均曾登临,并留下千古绝唱。
栖灵塔自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毁灭,大明寺只剩‘栖灵遗址’,到了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僧人‘可政’募集资金建造了一座七级宝塔。可惜宝塔又于南宋时毁圮,自那时至如今永乐年间,大明寺再也没有重建栖灵塔之举。若两位大人要看这宝塔,现在怕是什么也看不到,更是没什么意思了。”谭春叹息道。
龙子峰道:“听你说起这‘栖灵塔’,与青州附近的玲珑山上的‘玲珑塔’颇有相似之处。我两年前随父亲搬去云门山时,常听青州城里那说书先生说‘玲珑塔’仿‘栖灵塔’而建,同为九层。只不过那‘玲珑塔’有‘剑痴’司马追风,却不知那时‘栖灵塔’里有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