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帝国的由盛转衰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帝国的由盛转衰 (1 / 2)
        纵观武帝一生,他有很多女人,不管是做了三**的皇后卫子夫还是最后在历史上被人点名次数最多的李夫人都说明了武帝的风流,可武帝风流是真的风流,但却并不爱,因为他爱的是爱情,而非这位夫人那位夫人。

        为何这么说,从他和卫子夫的开始就可以证明,卫子夫对于他是摆脱政治上不开心的选择,再加上卫青的军功,让他觉得这个女人是他拉拢卫青的必要筹码。

        后位而已,别忘了在皇后虽是万人之上但仍是一人之下,正是因为如此。武帝毫不犹豫地在卫子夫诞下了三个女儿后决定废后,之后再加上卫子夫诞下了皇长子刘据之后,理应为后。

        正是这样的连续生产巩固了武帝的皇位,皇位稳固,意味着卫子夫的价值也就没有了,但没关系因为有卫青,之后还有霍去病,史料记载,卫子夫失宠卫青用军功获得的封赏在后宫收买一些嫔妃,来换取卫子夫的权势巩固。

        正是因为有卫青,卫子夫才得以当了三**的皇后。

        《史记卷六十》记载“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

        据《史记》记载,在刘闳封王前,武帝问王夫人想把儿子封于何地,王夫人也毫不客气的说封在洛阳。汉武帝给她解释,洛阳为汉家都城,是军事重地,从古自今没有哪个皇子封在都城,这样不合规矩,也会受朝臣的阻挠,齐国的临淄地大物博,人口多经济好,封在那里是极好的。王夫人听后,虽没能如愿,也只能同意。

        李夫人有一首诗足以形容她的美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夫人和武帝有一个很有名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是李夫人在得病之后,武帝因为想念她,可这时的她一脸病容怎么好见武帝呢?于是拒绝了武帝见自己的真容,哪怕武帝嘴上说不介意。可她心中明白一旦真的看见了她的病容就会对自己这个以色事君王的优再没了兴致,哪怕日后身体康复也等于进了失宠的门。正是基于她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这份自知之明让她一直留在武帝的心中。

        从多年之前,王夫人病逝后,汉武帝就见识到了死亡的可怕,年轻还不觉得什么,可真到了老了已经六旬之际,武帝越发密信,正如前文所说,武帝请了四个方士,可是还是没用,这让他觉得不是没用,只是自己求仙问道之心还不够诚。

        那该如何,却也没有办法。

        江充的计划还在继续,对于一个已经知道自己得罪了未来天子的人来说,只有一个办法能帮自己脱罪并且借此良机成为人上人,那么这个机会江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所以他在静待机会寻找良机。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机会来了。

        武帝游幸甘泉宫之时生病,江充看到武帝年事已高,而自己行事狠辣与太子刘据的仁德相背,加之先前已与刘据和卫氏有嫌隙,害怕武帝去世之后被刘据诛杀,便欲先一步构陷刘据。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于是武帝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之案。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认罪。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

        至此,天下人心惶惶,京师三辅更是笼罩在一片惊恐氛围之中。而武帝却因年迈体病愈加相信巫蛊之事。江充趁机说宫中有巫蛊之气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见好。武帝便派遣岸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治巫蛊。江充从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开始查办,依次延及至皇后卫子夫。而在皇后宫内一无所获后,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并得到了桐木人偶。

        刘据没想到自己的宫中会挖出人偶,心中惊惧,而此时武帝却在甘泉离宫中养病,不通音信,刘据无法向武帝证明自己的清白,便招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石德害怕自己因为是太子师傅的关系被一起处死,于是对太子说:“在这之前丞相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氏一家都被此事牵连治罪,现在胡巫和来调查此事的官员掘开地面找到了证据,不知道是胡巫故意放在那里的,还是真的就有,我们自己无法明辩,可以伪称诏令用符节把江充等人收捕入狱,把他们的奸诈阴谋追查清楚。再说皇帝正在甘泉宫养病,皇后以及太子的属吏去请安问候都得不到回复,皇帝的生死存亡都不得而知,而现在奸臣干出这种事,太子您难道不记得从前秦朝太子扶苏被害的事吗?”刘据十分着急却无上策,便采纳了石德的意见。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刘据派遣宾客扮成使者矫诏抓捕江充,韩说怀疑有诈不肯受诏,于是刘据派遣的宾客仿窃符救赵的朱亥,将韩说格杀。而协助江充办理此案的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行宫见武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