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依国主 法事难立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不依国主 法事难立 (1 / 5)
        其实,此时的释法静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甚至可以说极为难过。

        他博涉内外典史,富有才学、善于机辩,能诗会文且擅画工书,来往的都是当时名士,乃长安首屈一指的得道高僧。

        寻常富庶之家,哪怕是出十万钱,也请不动他去做一场法会。

        因此在周国未禁佛之前,他每天只需坐在寺院里品茗谈玄、吟诗作画,就有人主动将钱财送上门来。

        但自从宇文邕下诏禁佛之后,他这种悠闲自在的好日子就一下到了头。

        其实,以他的才学和名望,即便还了俗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他就是不愿意还俗,因为他相信宇文邕的禁佛令不会长久施行下去。

        既不愿还俗,官府又逼得紧,那就只有先逃到其它地方暂避风头,等日后局势变化,再卷土重来。

        后世历史上,周国的许多僧人也是这样干的。

        朝廷禁佛,僧人们便纷纷逃到齐国或南朝,没过几年,宇文邕便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突发疾病,刚回到洛阳便一命呜呼,其后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复抑道扬佛。

        僧人们又陆续回到长安,佛教重新兴盛起来。

        打着这个主意的僧人不在少数,释法静把风声一放出去,只一日之间便有两千余名僧人愿追随其逃离长安。

        这对周国数十万僧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且周军将士大多是佛教信徒,因此,释法静为首的僧团很容易就逃到了江陵。

        但人是逃出来了,寺院、土地、店铺等庙产逃不出来,能带出来的只有佛经、书画、典籍,以及少量钱帛和金银玉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