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心惶惶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心惶惶 (1 / 7)
        自陈、周两国开战以来,建康以西各州郡与京都之间的商路便大受影响,前两年拥挤不堪的关津渡口,如今也显得冷清起来。

        建康城内,近来也是人心惶惶,一是担心沌口陈军战败,周国大军东下攻打京都,二来则是月前朝廷突然增加赋税,引起了陈国上下普遍不满。

        南北朝时期改朝换代实在太快,寻常百姓对于“国家”也没有多少归属和认同,所以两国交战这样的事情老百姓反而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关注,人心动荡的真正源头,还是朝廷突然下令增加赋税。

        陈朝的赋役制度基本沿袭前朝,名目极其繁多,最主要的便是“调粟、调帛和杂调”,这三调只针对有田百姓,一年三次分别征收。

        与三调同时产生的还有赀税(财产税),赀税适用于除士族外的人户,包括庶民出身的官吏也不能免除。

        赀税之严苛,已经到了“桑长一尺,屋加一瓦”都要交税的地步,是南朝最重要的税收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关税和市税。

        关税即关津之税,建康城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凡过津携带货物者,都要抽取十分之一的关税,建康城内秦淮河北有大市百余,皆备置官司,赋税极重。

        除了赋税之外,士人之外的所有人户还要承担“吏姓”(吏音示,指庶族中之贫寒人户,为地方官府服事供职者,境遇清苦。)、“事力”、“滂民”等各种徭役。

        庶民黔首本就不堪重负,如今朝廷一道诏令下来,却又增加了两成赋税,这让人心如何能安定得下来?

        百姓们不敢骂皇帝,但却将提出加税的毛喜骂了个狗血淋头,甚至还有人喊出了“逐君侧之恶人”的口号。

        民众的怒火没有烧到皇宫内的陈顼头上,但此刻他仍然急怒攻心。

        因为今日凌晨,京口程文季命人连夜送来急奏,声称淮南韩氏突然发大军围困京口,铁瓮城危在旦夕,请求朝廷速速发兵救援。

        可事情迫在眉睫,一时之间,他从哪里抽得出人马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