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36章 一座兀鹫峰 (2 / 6)
目标近在眼前,大家都精神抖擞,健步如飞,很快就来到了那座兀鹫山南麓。
王健问他怎么回事。
郑老馆长说,红塔山自古多栈道,知名的有褒斜道、金牛道,小的更不知有多少,更留下一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语。
他年轻时候,走过许多次,对各式栈道都很熟悉。
他说一般的古栈道,须要先在峭壁上凿出大孔,平插或斜插粗木大梁,然后在木梁上铺设木板,有时候还要再修起廊亭以遮蔽风雨。这种修建方式费时费力,不花上几年修不完。
可眼前这个栈道目力所及之处,几乎一个凿孔与木梁都没有,几十条粗大的双股麻绳巧妙地借用凹凸不平的山势,用钩连、悬吊以及杠杆原理让整条栈道浮在半空,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吊桥。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几乎把借力发挥到了极致,实在是一项杰作。
郑小虎这时脱口而出一句云南话,表情也变得有些激动。
王健他们三个人都看着她,他用普通话说:“这种建筑手法他曾经见过,就是典型的芷岚哈宝族人发明的一种叫‘哈巴’的山梯。”
“这种梯子是用树藤绕过一个个岩壁凸起的支撑点,把木板层层悬吊在山侧,这种方式费时少,所需人手也不多,适用于一些海拔不高且山势复杂的小山。”
郑小虎曾经来过这一带搞勘探,他对哈宝族人有过接触,应该说得没错。
“这么说,这条栈道,很有可能是芷岚的哈宝族人修筑的?”王健脱口而出。
郑小虎点点头,他望着那栈道吊索,双眼竟有些湿润
郑小虎说,从昆明晋宁到兀鹫山,就算步行绕路,有五天工夫也就足够了。
而据郑小虎说,当时郑小虎和他的勘探队在这里足足消失了两个多月,这是王健一直想不通的一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