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政 (2 / 2)
        张福臻说完就打算告辞,说道:韩风,你等会派人把鞑子的首级送往我督府,我向朝廷为你请功,随后大步流星的出了宣府镇!

        “韩风紧接着派亲卫,把鞑子首级还有500两白银送给张福臻,”

        崇祯15年5月保安州治衙门也发出告示,官府将组织州城民户开垦荒地,相关事宜,一体如操守府发布的公告,同时还免去明年州城民户们的税粮征收,一时间,州城又是轰动,消息传开,百姓们感激涕零,张福臻立时得到一个“张青天”的封号。

        面对百姓们的赞誉,张福臻表面上神情自若,不过在背后无人之处,他却得笑得见牙不见眼,深感陶醉。

        寒冷的天气,州城内外却是热火朝天,开垦荒地的军民络绎不绝。连日来,张福臻商请韩风或是亲自跑宣府镇内府的次数频繁起来,韩风答应他,等军民的荒地开垦后,打制灌井水车,租给耕牛农具等,自己都会帮总督大人想办法解决。

        统计荒地田亩,登记户名人口,这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大批识字的吏员,韩风在州城的管军吏员只有令吏孔明,显然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河北境内还好,有张福臻减免税收。

        从今年二月开始,山西各地便遭受了旱灾、虫灾,三月,更发生了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用树皮,草叶,临近山西的河南南阳,也发生饥荒。崇祯帝下诏赈济,并免受灾州县新旧二饷。

        不过赈济杯水车薪,甚至官吏贪墨,落不到饥民的手中,一时间,饥民四散,涌入大明各地。

        从三月起,陆续有一股股饥民从巍州,顺圣州等地流入保安州,聚集在州城附近,希望活命,三月中,还陆续有几十,上百的饥民来到宣府镇城下,随着传言到宣府镇便可活命的消息传开,六月二日这天,更是有一股上千人的饥民来到。

        大明国初时,设有养济院收容灾民,养济孤贫残疾无依者,又设立义塚,掩埋遗尸骨骸。永乐年时,设立饭堂赈济流民,在京师还设立蜡烛、旙竿二寺收容灾民。明中叶后,大明遍立粥厂,赈济灾民。

        粥厂本为仁政,不过到了明末,朝中赈恤能力严重不足,各地富户官员也多有冷血,施粥者少,坐视饥民苦寒者多,甚至借机拐买妇女孩童等。自六月饥民来到保安州城后,保安总督张福臻便下令大开城门,严加防守,官方出面施粥布善,但是城中商户米铺又集体抬高了米价,博取暴利。

        自六月中有饥民进入宣府镇地界来,韩风便下令在堡外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并下令派出一队的瓦岗军到处巡逻,埋瘗弃尸等。不过随着饥民越来越多,韩风下令宣府镇严加戒备,同时在堡外设立的粥厂规模越来越大。

        七月二十日堡外一股上万人的饥民来到,韩风也招集了孔明等人,商议如何赈济灾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