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两条路! (1 / 3)
定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
连山一颗珠”之誉。
主峰定山为最高处,海拔833米,山顶原有“古定山”石碑。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
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传为蜀军用兵之物;山旁有“斩将
桥”,“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页细花纹汉砖砌成。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
这就是石阵过后的地图上标注的那些地形,每一个都不是那么简单,这些过后才是最终的目的地武侯墓。
可别小看这十二峰,这是一个天然阵法,十二连环游龙戏珠,一旦进入里面就是各种机关。谁要再说诸葛亮在死前是没有准备的,立马一群人一口盐汽水喷死他。
十二连珠山的形成,与走向北偏东的一组高度角的断层有关;北偏东的一组断层将本来连续的震旦纪地层割成数段,再经过长期风化剥蚀,逐渐形成了缓矮的十二个像连珠
一样的山了。后由大量的蜀军跟诸葛亮布下的大阵简直可以说是仙神难入。
现在不少人都分析,这应该就是魏国始终不能从定山打进蜀国的原因,这些阵法应该是抵挡魏国大军用的。后来嘛,诸葛亮大限已到就干脆把自己的墓也按在了这里。算是
完成了他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比起第一关的石阵,这个十二连珠山可就难太多了,根本就不是凡人可以进入的,一大波的高手全部都被拦在了外面。当然啦,也不是没有人取巧,考古队跟昆仑这边就是
直接坐飞机去的峰顶古定山石碑那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