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舍名取义 (3 / 4)
他的师兄弟陈献章、娄谅、胡九韶、车泰、罗伦、谢复、周文、杨杰、饶烈等不是高官,就是当时理学名家。
但是他却一生都没出仕,连科举都不曾考过。
“用功非在庙堂,亦可山野!善!”严嵩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后的严嵩,现在的他有着于寻常士大夫,同样崇高理想,那就是——致君尧舜。
而陈章贤这句话便颇附合他的心意。在他看来,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都需要时时用功。
在庙堂为天下黎民谋福,为社稷正统匡君,在山野同样要竭尽所能,为桑梓建设出一份力。
历史上他也的确是这般践行的。正德二年,他才刚刚考进翰林院授翰林院编修,被李东阳等人看重,正是前途一路光明的时候,他却引病辞官,在老家一待就是十年左右。这十年他并非在家里虚耗时光,而是老老实实继续巩固学识,为他以后的书法、诗词等打下坚固的基础,而且访遍各地,游历各方。
正德七年他被袁州知府姚汀邀请做撰写府志,姚汀因为中途不在任职知府之后,后任知府依然请他继续作为撰写负责人。
当然功是功,过是过,以后有多烂那是以后的事。
现在他还是个有志青年。
其余几人亦然,谁不想青史留名?于是也附和点头。
话岁如此,可毕竟眼见贤才遗落荒野,谢丕还是颇为不甘,于是继续问道:“难道圣公真不想入仕?”
“以中兄说笑了,倘若说不想出仕,这显然是不现实。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倘若可处庙堂之上,则更好匡君扶国,惠及黎民,章贤自无不愿。
可众所周知,吾之程文,犹如小儿写书,简直不堪入目,如之奈何?”陈章贤出仕是必然的,如果再三推迟,人家真以为他不想出仕,然后再宣传出去。说陈章贤只想做一夫子,为稚子开蒙,那他父子两的谋划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