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喻梅萍买地(中) (3 / 4)
“王大人,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我分一南一北买下两块地,中间的我就不管了,要么土地全部划进去,你扣掉中间这条路的土地银子,但修路的钱我会出的!”
古代修路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即使襄阳城里也不都是青石铺路,许多都是泥路土路,不然也没有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这句成语。
王通判试探的问道:“姑娘准备用什么材料修路?”
喻梅萍含糊的回答:“和石头差不多吧!”
喻梅萍准备回保康后,马上研制水泥。这些东西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在后世乡镇企业都能做,无非就是标号低一点,需要遇到的难题不过是煅烧和研磨所需要的炉膛耐高温材料和动力,主要原材料不过是石灰石,如果炼钢的话,矿渣也是原料,成本非常低,而且铺出来的效果,要比青石板还要好的多,马车走在上面不会颠簸。
中国古代的马车,第一没有避震;第二车轱辘外面不是橡胶轮胎,而是木质的轮毂外面再包上一层铁皮,人坐在里面哪怕坐垫再厚再软,坐在里面的滋味可以想象,如果再一颠,饭后一小时之内绝对不能乘坐马车。所以大多数官员出行都选择用轿子,武官干脆骑马,虽然抛头露面但至少人要好受一点。
听喻梅萍说路由她来修,汪知府和王通判的眼睛一亮,这笔配套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损失点土地也就算了吧,闲着也是闲着,都是朝廷的。
“姑娘可是说话算数!”
喻梅萍点了点头:“在堂堂的襄阳知府大堂里,我怎么敢胡说,咱们可以立下文书!”
“那就好!李大人、喻姑娘,如果两位不介意,等一会土地的契约中把这一条加上可以吗?”
喻梅萍无所谓,说心里话,青石铺的路她还看不上。
李仲夷以为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不料喻梅萍又发话了:“王通判,这块土地上有多少住户,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王通判愣了一愣,前面卖土地的钱都是有文书的,都要入公账,他们中间没有油水,但迁移土地上的住户那里面的猫腻就大了,他说话有些含糊:“大概有300户吧!”
喻梅萍却没放过他:“我是问你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户,那些流民不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