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父女的交谈 (4 / 4)
永嘉四年,刘聪继位后,刘曜与石勒、王弥等人会攻洛阳。
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由此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成为了汉国举足轻重的实权之人。
之前,刘曜虽在雍州军的攻击下退出长安境内,但他并没有向东北方向退走,而是选择领兵向西退到了五丈原一带。
于此同时,汉国皇帝刘聪在得知西北战事失利后,急派其子刘粲、武牙将军李景年领兵两万赶赴雍州,前来增援中山王刘曜,配合他实施下一步的讨伐之策。
因此,刘曜才会将手中的兵马驻守在五丈原,而这一动作依旧将秦雍二州放在被攻击的范围内,同时也对梁州造成了威胁。
五丈原,位于雍州扶风郡中部,其地势高平广远,依太乙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呈琵琶形向北倾斜,是屯兵驻守的极佳之地。
蜀汉诸葛亮曾屯兵于此,与司马懿隔渭水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此刻,刘曜并不在五丈原的中军大帐内,而是带了百余名近卫来到驻扎在陈仓县东南十五里的军营中,想要实地查看一下当年诸葛武侯所提到了绥阳小谷。
山谷的溪水旁,刘曜俯身在冰凉清澈的溪水中洗了溪手,起身向前望了望,转头说道:“这条路虽也难行,但应该比散关道要省时,也要比骆谷道好走一些。”
眼下,若是从雍州进攻汉中,可行的路亦有几条,但对于此时的刘曜来说只有散关道、褒斜道、骆谷道三条路可选。
然而,这三条路或是因路途较远耗费时间,或是山高林密行军艰难,刘曜都不想在其中做出选择。
至于长安城南的子午道,刘曜早就不将它作为选项,因为那条路被梁州军牢牢的掌控,很难能夺下一路上所建造的关隘。
故此,熟读兵论的刘曜忆起了诸葛亮所提及的绥阳小谷,虽然当年的这条北伐之路只存在于诸葛亮的设想中,但刘曜还是想尝试一下,以此打开领兵南下的通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